字典里,“洋盘”的意思有两个:四川话里“洋盘”就是非常值得得意的事情,很出众,也很能为自己争得面子的事情。上海话的意思就是买东西被蒙了,当了一次外行的意思。这次到香港,一出机场,我就当了一回“洋盘”,这“洋盘”当然是上海话里的意思了。
头一次到香港,头一次参加中国国旅的“自由行”,手里拿着临行前“国旅”给的香港交通指南,满以为不会出错,所以连大伯家的儿子要来机场接都让我回绝了,谎称旅行社会有大巴来接我们的,不要前来接机。
顺利地办完入关手续,听从飞机上坐在旁边女士的介绍,到了机场先购买一张交通卡,因为香港的交通卡退卡有规定,哪里买的就在哪里退。果然在机场购买交通卡的人很多,得排队,购票的队伍缓速前行,看到几个年轻人拿着香港地图在为排队购票者指导出机场以后的交通,我想这些年轻人大概是香港的“志愿者”吧?这样的服务在我们上海是没有的,况且他们又都这样耐心地有问必答,感觉真是不错!我当然也不愿意错过了,我向一个姑娘咨询:“我要到铜锣湾乘坐什么车比较合适?姑娘的手指轻轻地在她的手机上划动,然后告诉我:可以乘坐地铁,但需要先乘坐一辆短驳车;也可以乘坐大巴,直接就可以到铜锣湾了。姑娘的指点与国旅给我的交通指南是一致的,我觉得完全可以放心了。
购买好交通卡,乘上机场内的短驳地铁,想去搭乘大巴直接去铜锣湾,可没想到,一出短驳地铁就看到对面的地铁,好生奇怪。刚才那个姑娘说乘坐地铁要先乘短驳车,短驳车车费要3.50元,怎么着地铁就在眼前?不用乘坐短驳车了?我去问问,是不是到铜锣湾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你乘坐到中环,地道里走几分钟再换乘地铁就行了”这么方便呀?我开始怀疑手里的“香港交通指南”,甚至怀疑起刚才咨询的那个姑娘了。

管他呢,拉卡进站,车来了就上!一踏入车厢,我好惊讶,香港的地铁这么漂亮?还有行李架呢?心里直嘀咕:香港就是不一样哎!
抬头看,果真是不一样哎,列车在前进,上面的路线图标示明确。
列车在高速前进,我乘坐在如此舒适的车厢内,越乘越觉得不对劲儿,怎么乘客这么少?在上海时听说过香港地铁是主要交通工具,香港是地铁是很拥挤的,可今天?

觉得不对劲,打开上海国旅给的“香港交通指南”,
“机场快线”几个字映入眼帘,我乘坐的是机场快线,乖乖,车费可得100元哪,好肉痛呀!再想想不就是到香港来玩的吗?不就是来香港消费的吗?今天我也乘坐了一回“机场快线”也算是旅游的一个项目吧。可说实在的是当了一回“洋盘”呀!还自作聪明地怀疑这,怀疑那呢!
不过这“洋盘”也当的值得,可以沿途欣赏美景呀!
我不知道这桥的名字,也不知道这海湾的名字,但我能欣赏这蔚蓝色的海水和架在海上的大桥!

这是干什么用的?架得这么高?
“ 机场快线”的候车站,站台上好多的行李车,很人性化的!
“机场快线”,从飞机场到市区24分钟就到了。拉卡出站,一看液晶显示牌,乖乖,整整100元,消费掉了!
到了中环站,走在和上海一样的地道里,拐弯,直走,再拐,换乘地铁,中环到铜锣湾就三四站,几分钟就到了。不过这地铁和我们上海的地铁一样一样的,拥挤的人流,拥挤的车厢······
四天以后,我要回上海了,大伯的儿子自驾车送我到机场,我没有拒绝,从大伯家的“英皇大道”到机场,整整开了一个多小时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