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2012-08-20 21:26:51)
标签:

祭扫

知青墓

白桦林

野花

重建

分类: 游记

    8月9日早晨,我们乘上了富海大哥为我们安排的大巴,按理说今天是回家的日子,应该是高兴的,为何车上这些老知青却个个神情凝重?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今天,我们要去看望和我们同一天到达音山插队的长眠在小兴安岭四十多年的上海知青韩信芳。去年的农历7月15日,我们为韩信芳重新修建了坟墓,达音山的三十多个乡亲冒酷暑,为他修坟立碑,那情那景可以说是感天地,泣鬼神!——真正是“人走茶不凉”哪!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这片土地上,右边的树林里,躺着一个刚刚17岁的上海知青——韩信芳。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这片白桦林子与你为伴,你的上海知青朋友来了。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你看,黑河的哥哥姐姐今天也来看你了,魏顺花大姐在为你采摘野花呢。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韩信芳:你躺在这一片黑土地上已经有43年了。42年来,风吹雨打,你的房子破了,遮不住风雨了。你知道吗?是你的知青朋友和达音山的父老乡亲,去年为你新建了家园。从此,你冬天不会再挨冻,夏天有了阴凉的住处,我们也放心了。你看,乡亲们把你的新家装扮的多漂亮!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碑文上记载了你的不幸······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为你燃一炷香,为你烧一把纸,真诚地愿你安息!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曾经在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的兄弟姐妹,都是你的亲人!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你是不幸的,你也是幸运的,43年了,还有这么多人惦记你!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心情沉重地看着熊熊燃烧的纸钱,韩信芳,你在另一个世界好好歇着!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留个影吧, 带走我们的思念!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我们走了,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

返乡纪实(五)祭扫知青墓
    

    你躺在这片黑土地里,与蓝天白云为伴,

    你躺在这片黑土地里,与白桦树为伴, 

    你躺在这片黑土地里,与丰硕的庄稼为伴,

    你躺在这片黑土地里,与连绵的兴安岭为伴。
     

附上去年为韩信芳修坟立碑时我写的一篇博文,里面有韩信芳不幸罹难的故事

    人走茶不凉

俗话说“人走茶凉”,指的是人世间的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但是现在正在发生着的:我的知青伙伴们与当年插队落户的乡亲们之间的故事,却是“人走茶不凉”。

四十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把我带到了小兴安岭山脚下的达音山生产队插队落户。十年以后,知青相继回城,离开了农村,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乡亲。

物换星移,回城的知青们到了退休的年龄,在城市里过着安逸生活。而达音山生产队的知青们却难以平静,因为,我们还有一个伙伴,永远留在了黑土地里。他叫韩信芳,1969年农历715日,在山上打石头的17岁的他,下山时不幸遇难,永远与黑土相伴了。

四十二年前那悲惨的一幕,始终在阿土的脑海中浮现,无法抹去,无法忘记.那天傍晚,天色暗下来了,在达音山上“放炮打石头”的人们收工了,下山的路上,韩信芳突然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山去。阿土及其伙伴们一见,立刻连滚带爬地赶到山脚下,只见韩信芳倒在了血泊中,一块锋利的石尖刺进了他的前额。知青们七手八脚的把昏迷过去韩信芳抬上搬运石块的木板架子,抬着他就往大队医务室赶去,路上,只听得韩信芳断断续续地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大队离打石场有五里路,可怜的韩信芳还未到大队医务室,就已经断气了。

多年来这件事情一直折磨着知青阿土:“我是领队,我没有保护好他”,阿土经常这样自责(19693月,虹口区微山中学去了10个人,阿土是他们的领队)。

知青们回到了家乡上海,与父母团聚,安居乐业,生活安定,唯独韩信芳却孤单单的长眠在那片遥远的黑土地里。

今年年底阿土就要退休了,退休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黑龙江,为这个苦难的可怜小兄弟修坟墓。

阿土的心愿得到了当年一起插队的知青朋友的响应与支持。但是,四十多年了,韩信芳的坟墓是否还能找到?

阿土与达音山的乡亲联系,谈了自己的心愿,得到乡亲们的支持。更令人感动的是:善良、淳朴的达音山村民自告奋勇决定立刻去寻找韩信芳的坟墓,并且还说按照东北的风俗,农历715那天,由他们代替阿土先修坟立碑。此情此谊真伟大,用“泣鬼神,感天地”一词来形容,毫不过分!

立即村民车永久,海连,刘文建,凭着当年依稀的记忆,两天以后就传来了好消息:韩信芳的坟墓找到了,刘文建还在我们的知青网站上传了坟墓现状的照片,坟墓年久失修无人祭扫,露出了棺材板。

他们仨站在被杂草淹没的墓前,看着露出一角棺材板的坟墓,好一阵心酸:当年的这个戴着眼镜的,斯斯文文的上海小兄弟,委屈你了。

他们仨当即决定“明天他们拉三车土,先把这个上海小兄弟的坟墓给圆一圆”。

我在知青网站上看到了村民刘文建告知,不由得心绪万千难以平静,可爱的达音山的乡亲们,让我们如何感激你们才好?

我们的伙伴韩信芳,你明天可以住新房了,冬天不会再挨冻了!你不再是一座无名坟了,我们将在你的墓碑上告诉人们,这里躺着的是一个在黑土地上献出生命的永远与黑土为伴的上海知青!

韩信芳,你可知道,你虽然离开我们四十二年了,但你的音容笑貌在我们的心中永存!

每次的知青聚会,我们都会想到你,提起你,你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你的伙伴们的心中!

我们之间的这杯茶不会凉!

达音山村民与知青之间的这杯茶不会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