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美玲的网缘

标签:
博友荒友校友童年不同寻常 |
分类: 生活随笔 |
认识美玲是在去年夏天,我不知美玲是怎么撞到我这儿的。是偶然?是巧合?
那时美玲刚开博,从她的博文中我知道了她也是知青,但凡在网上碰到知青朋友,就会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情感,还会有那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特别是当我知道她也是从上海到小兴安岭插队的知青以后,就开始特别关注她了。
这世界说大真大,说小还真小。在美玲的一篇博文《小娟来了》中,我欣喜地看到了我的东北好友小娟,小娟竟然也是美玲的朋友。想不到网上刚认识不久的美玲,会和我有共同的远在小兴安岭的朋友,这不就是缘吗?我和美玲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近了。
虽然我和美玲同在一个城市生活,但我们的交往也是局限在网上,你来我往,在美玲的博文中了解美玲。美玲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童年,她出身于一个杂技世家,母亲在台上演出就带着她,五六岁的美玲就开始学习变魔术,钻木箱。美玲在博文中这样叙述:
1959年前,母亲跟着傅天正魔术班子,开始在中山公园演出,当年是以家庭为中心的魔术班子,我小小年纪也跟在母亲身边,在魔术班子里,扮演钻箱子的角色。后来又转战大江南北的巡演,每到一处,也是流浪卖艺、生活十分艰苦。,每到一地,只要能挣到养活全团的钱,姑爷爷总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努力去做,空余时间他还全身心地投入搜集魔术资料的研究工作中,千方百计把魔术事业发扬光大。现在的很多的魔术,就是当年姑爷爷积累几代魔术人的精华,而演变过来的。
有一次,在表演魔术时,姑爷爷把我从箱子抱出来,我的小腿被什么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但是我很懂事,出来后到舞台中央,微笑地鞠躬致谢,没有哭。从那件事后,姑爷爷得到启发,魔术如有意外,是否可以从变二人到多人,从变小孩换成变大人。这样保险系数也能得到提高。
美玲是个有心人,小学的老师,中小学的同学,她都惦记着,照片保存得很好。住在一个楼道里的小伙伴,她个个记忆犹新深深怀念。
那一天,我上“美玲小屋”去拜访,看到她写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写到了商业二村、广灵路。“商业二村、广灵路”不就是我读小学的地方吗?那时我们读半天书(建国初期国家号召多生孩子,形成了生育高峰,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多了,学校不够,只能是上半天学)还有半天就是在同学家的“学习小组”做功课。我就在商业二村的同学家参加“学习小组”。美玲会不会和我在一个学校读书?我传纸条询问美玲,果然她和我同在“广灵路二小”上学。我比美玲高一年级,我们虽然不是一个班级的同学,但也是同学校友呀。
网络让我找到了小学校友——美玲,这真是“梦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就在网络”呀!
2月21日是美玲的生日,我在此祝美玲生日快乐,永葆年轻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