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真有心

标签:
22年了毕业班电话看望奇怪 |
分类: 生活随笔 |

几年前,最先打电话给我的学生就是施海(最后一排右1),我得知是施海时,眼前浮现出的还是那个戴着少先队中队长标志的,说话文邹邹的小施海。我问他,“今年有多大了,在哪儿工作?”
施海说:“我三十岁了,在解放日报报社工作”。
啊,小施海也三十岁了,在解放日报报社工作,出息!
施海关心地询问我的生活情况,询问我的身体可好?还告诉我班中一些同学的情况。
放下施海的电话,我好一阵子的激动,分开那么多年的学生,他居然还想方设法地找到了我家的电话,没有忘记我,没有忘记我这个教了他们四年语文的班主任老师。但是我印象中的施海,还是小时候的模样,我无法想象他现在的样子。
不久,我又陆续地接到了在上海宝钢工作的胡伟(最后一排右3)的电话,接到了范红云(第二排右1)的电话,他们都问我,还记得他们吗?我说:“记得,记得,我清楚地记得你们那时候的模样呢。”
这些孩子都在电话中说,想和老师见见面,想看看老师。
说来也真是奇怪呀,二十来年没有见过面的学生,在电话中只要他们一报出自己的姓名,我就马上会想起他们当年的样子,清晰得很!
后来,我家安装了电脑宽带,电话号码改变了,从此就没有了学生的电话。
昨天晚上,同事俞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施海他们这个班已经召集了三十多个同学,要在 2012年1月7日举行“怀念花季,感恩老师”的酒会(由于没有我的电话号码,施海让俞老师转告我)。
22年了,这些孩子真有心,这个活动他们策划已久,终于决定在2012年的1月7日实施了。
放下电话,我开始翻开老相册,拿出我珍藏的老照片,我心中的学生还是照片中的样子,个个都是那么可爱!
算算他们的年龄,今年也都该有三十四岁左右了,我怎么也想象不出,他们现在的样子。我想象着1月7日的见面,站在我面前的学生似乎是一下子长这么大的。我的感觉应该是这样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总也看不够。
照片虽然不够清晰,但是照片上孩子们的音容笑貌却一个个清晰地浮现了出来:活泼的,拘谨的,调皮的,害羞的······再仔细看看,大多数孩子的姓名都逐渐回忆起来了。
我想,到了1月7日那一天,一定还会认错几个学生的,从十一二岁的孩子一下子跨越了22年,变化之大可以预料。
我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盼望着快点看到孩子们!
小学毕业了,暑假我带着学生去公园游玩,他们的名字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
左起:我顾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