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又有娘家回了
(2011-10-08 21:29:57)
标签:
母亲娘家曾经温暖破败荒芜重建新面貌生活随笔 |
分类: 生活随笔 |
八旬母亲要回娘家了,前几天表姐打电话来,说要接姑妈去崇明老家,母亲很开心!
母亲的两个哥哥也都在上海工作,自从二十多年前外公外婆相继去世以后,崇明的娘家没有人了。
十几年前的一个清明节,母亲想为外公外婆去扫墓,那次是我陪母亲去的。
我和母亲乘船坐车,赶到外公外婆家,见到的是荒凉与破败的家园,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有的房间连门窗都没有了,屋内空空的,房间里院子里长着半人高的杂草。房子后面有一片竹林,竹林的边上,是外公外婆的墓地,母亲扒开杂草,告诉我:“这里就是外公外婆的墓”。
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外公外婆在的时候,这里是我们最温暖的家。
这片竹林是我和表哥嬉戏的乐园:春天的时候,外婆挖出刚刚透出泥土的“笋宝宝”做“竹笋铺鸡蛋”给我们吃;夏天,搬在小凳子在竹荫下乘凉······
每年的春节,大舅家、二舅家、和我们家都会回崇明乡下过年,那么多的人在一起过年,热闹极了!
最辛苦的就是外公外婆了,儿子、媳妇、孙儿、孙女来过年,得做多少的准备工作呀! 吃饭时一张桌子坐不下,每次都得开两桌。在那物资供应不足的年代,我不知道外公外婆是怎么准备这么多的年货的:崇明糕、崇明圆子、炒长生果、炒蚕豆、肉包子······
那次的扫墓扫得我和母亲心里凉凉的,外公外婆辛辛苦苦培养孩子们读书,到上海去工作,现在剩下的是破败的无人管理的家。再看看村里其它人家,都盖起了楼房。
我对母亲说:“外公外婆要是留一个儿子在家,现在的“季家宅”也至于这么荒芜破败”。
现在,上海到崇明岛的长江隧桥通车了,交通方便了。如今的崇明岛,它那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每天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几个月前,听说我大舅家的几个表哥打算到崇明老家盖房子。家乡巨变,游子要回家了!
国庆前夕,表姐打电话来,告诉我母亲,乡下的房子已经盖好了,自来水接通了,连空调也装好了。表哥表姐们也都退休了,以后会经常到崇明去住住,权当是“农家乐”么。
曾经破败的“季家宅”今天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矗立起来了,表哥们决定国庆期间带着儿孙们去崇明祭祖,祭祖当然要接老姑妈一起去了。母亲高兴地对我说“你表哥他们这件事情做得好,外公外婆如果地下有知,一点会高兴的”。祖业还在,“季家宅”的孙辈们叶落归根又回到了祖父母的身边。
修建一新的“季家宅”是母亲的娘家,断了二十几年的娘家路又续上了,母亲又有娘家可回了!
1我们经过了越江隧道、长江大桥,马上到崇明了。
2季家宅现在像别墅,尖顶房屋,四周绿化,还有围墙,内部设施像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