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收

(2011-09-12 16:01:12)
标签:

秋思先生

观刈麦

黑龙江

收割

分类: 岁月往事

    这两天,我在读秋思先生赠送的书——《溪上青青草》,读秋思先生写他在丹阳插队时的生活点滴。秋思先生的《刈麦时光》,为我们描绘了丹阳农村麦收时的喜悦与忙碌的画面。一篇《刈麦时光》把我带到了我当年在兴安岭插队时的麦收情景中。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课文《观刈麦》,描写的是古时候的农民麦收时候,在田里辛勤劳作的情景。

小时候读《观刈麦》,没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也成了一个刈麦者。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景象,真实的降临到了我的身上。

黑龙江气候寒冷,无论种什么都是一年一季。八月是麦收时节,小麦种在山里,满山坡一望无际的麦田麦浪滚滚。在兴安岭我看到了广袤的原野,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大豆和麦田,感受到了东北的农业之大,我举一个例子说吧,最大的一块麦地200垧(1垧10亩)。

东北的农村土地多,一个二十几户农家的小山村,竟去了五十多个上海知青与黑河知青,我们去了公社给予生产队开荒份额。所以,一下子去了那么多的知青,并没有产生知青抢农民饭碗的问题。黑龙江的土地肥沃,新开垦的荒地三年内保证是大丰收。

到了麦收季节,我们就得打起行李乘着马车进山,离村子二三十公里的大山里种着大面积的小麦。“田家少闲月,八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那块快金黄色的麦田,犹如一幅油画,镶嵌在苍翠的兴安岭大山里。

到山里麦收的生活很艰苦,山里没有电灯,住的是低矮的窝棚,男男女女住在一个窝棚里,生活多有不便。进了山,我们便开始了与贫下中农真正的同吃同住,一个锅里吃饭,一个铺上睡觉。

头一年参加麦收,我是干辅助工“捡麦个”。把一个个捆好的麦个捡起来,堆放到一块儿,好让马车来运走。这捡麦个子的活都是小姑娘干的,一个人一次可以捡四个麦捆,即两个胳膊下夹两个,两只手各提一个。太阳火辣辣的当头照,我们几个女知青和村里的几个姑娘顺着山坡往上,边走边捡个字,汗水顺着脸颊不断往下淌,真正如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黑龙江麦收是不用镰刀的,有半机械化的马拉收割机,也有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几十垧甚至上百垧的麦田,人工收割是不可能的。

从第二年起,队长就安排我跟着马拉收割机“捆个子”,七个人一圈,每人一段,两匹马拉着收割机,一铺子一铺子金黄色的麦子很快就割下了。你得赶上马拉收割机的速度,完成自己的任务。头一天上任,手忙脚乱,那一铺铺的麦子怎么也捆不完,急的我汗水与泪水一块儿流。

几天磨练下来,我逐渐掌握了捆麦个子的技巧,手脚并用,两腿夹麦铺,抽出一把麦秸迅速地挽个结,顺势一翻,一个麦捆就捆好了,然后再飞速奔向下一个麦铺子。我逐渐成了捆麦个的快手,以后的几年,哪一年的麦收捆麦个都没有拉下过我。 麦收

最过瘾的一年麦收,是我上了康拜因联合收割机,我站在巨大的联合收割机上装麻袋。好神奇哟!康拜因不断的吞噬着金黄色的麦浪,麦子很快就从出麦口哗哗的流出,联合收割机经过的地方,留下的是整齐的金色的麦茬。

康拜因收割机在麦田里前进,我与村里的壮年汉子段龙珠搭档,两人需配合默契:当他一使劲拉开出粮口的闸门时,我赶快把张开的口的麻袋套上去,麦粒哗哗往往里淌,他一按闸门,我马上收袋口,龙珠麻利地扎好袋口,飞起一脚踢到麦田里。下面有马车跟在后面把小麦拉到场院去晒。小兴安岭的麦田看上去是平整的,站在上面实际上很颠簸,我需背脊紧贴着收割机,防止被颠下去。感觉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好似一条船,在金黄色的麦海中航行。

在山里参加麦收,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东北人的大气,200垧的麦田,五个生产队划块一起干。打下的粮食一起晾晒。到了分粮的时候,不用秤,是以麻袋为基本单位来计数分配,比如:这次每个生产队分200袋,由各队自己派人装袋。从来没有听见有那个队斤斤计较。东北人的大气,东北人的豪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年,我们回了一次黑龙江,如今那里的农业生产全部是机械化了,联合收割机上不需要人装麻袋了,打下的粮食直接就到了汽车上了。

过去的马车和马拉收割机都已经淘汰,我倒是很想看看那些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马儿,想再与马儿合个影,没有如愿,心里感到有点遗憾!

 麦收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合欢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