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安岭的日子(28)难忘大爷情

标签:
开江淹没冲毁村庄森林趟水过河 |
分类: 岁月往事 |
每年五月,是冰封了半年的黑龙江开江的时候,那聚集了许久的内在的巨大的能量,一下子爆发出来。大大小小的冰块排山倒海,一泻而下,大的像座小山,威力极大。
听老乡说,如果黑龙江上游的冰先开江,下游的村庄就有被冲毁的危险。我们在的几年也经常听说,我们村上游的呼玛县某某地方被江水冲了,1958年,我们达音山也曾经被冰排冲毁过。
73年的四月末,这样的情况又发生了,上级要我们队做好向山上转移的准备,村里的大娘大婶们开始烙饼,准备干粮。
那时,我正在远离村子五十多里的小兴安岭深处的“谢家店”(谢家店是我们大队的“备战”土地)参加春播工作,天连续下了几场雨,干不了活,好多人不放心都下山去了。
那天一清早,我们队的上海知青阿土与高龙德也回队了,我也想回去看看,想和他俩一起走,但一想到要走五十多里山路,就犹豫了。
地里干不了活,我一个人坐在铺上,无聊又寂寞,后悔刚才没有跟阿土他俩一起走。
我对正在做饭的黑河女知青李敏说:“我也想回去”。李敏说:“你要走就快走,一会儿韩大爷开会回来,你就走不了”。
对呀!赶快走,韩大爷回来准不会让我走的。我立即换上一双军用跑鞋,背好军用挎包,准备回村。
刚跨出我们住的窝棚,门外三队的两个男青年看着我的打扮,嘲笑着说:“你一个人走?量你不出半小时就要逃回来了”。我没理他们,就上路了。
我一个人走在原始森林中,沿着马车轱辘压出来的小路走,潮湿的路面有点泥泞,踩上去一步一个脚印。身前身后不断有什么小东西“呼啦”一下窜过去,头上也会有鸟儿“扑,扑”地飞过去。大概是我打扰这些小动物,寂静的森林并不平静。那不时出现的声音,那路上游动的蛇,我开始感到害怕,真想回去。但一想到刚才出门时三队两个男青年嘲笑我的话,我不能回去,争口气,继续走,不退缩。
“谢家店”说它是“店”,其实是徒有虚名,那是一个地处兴安岭深处的,除了春播、秋收,大队人马进山来干活,平时是没有人烟的地方。
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越走越害怕,越走越后悔:“为什么那么死要面子?”我多么希望这时候前面能够出现一辆来“谢家店”送给养的马车,我好立刻跟回去呀!
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两边都是高高的大树,遇到了突然窜过的野兔,遇到了蛇,遇到了牛,就是遇不到一个人。
淌水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以往我们过河都是坐在马车上,由马儿拉着车从水里冲过河的。今天,我只能自己淌水了,过河时清楚地看到了河边游动的水蛇,怎么办?没办法,谁让自己逞强好胜呢?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拎着鞋,赤脚趟过河去。
快走上最后一道山梁时,才碰到了三队到”谢家店”送给养的马车。我想要是早一点碰到你,我一定会爬上马车回谢家店去的。
站在最后一道山梁上,我看到了我们大队的村庄,我真想欢呼:我胜利了!我走出森林了!我走出大山了!
五十多里山路,我整整走了六个小时。
傍晚,有人告诉我:“韩大爷回来了”。
我奇怪:韩大爷怎么也回来了?
我马上跑到他家,韩大爷正盘腿坐在炕上抽着旱烟。一见我就说:“我开会回来,一听李敏说你一个人下山了,我急了,不放心,怕你走到岔路上,立马就跟出来了。你走得真快,我追都追不上”。韩大爷还告诉我:他当时问了李敏我是穿什么鞋走的,一路上就看我的脚印,怕我不认识路走岔,每到一个岔道口,韩大爷都仔细看。他还说:当他走到最后一座山梁时,看到我进村了,他才放下心来。
原来,韩大爷是怕我不认识路,怕我误走岔道,追我而来的。我真不懂事,害得韩大爷这么大年纪,在后面追了我一天。
我楞住了,不知说什好······
晚上,村里的几个小伙子来我宿舍看我,他们告诉我:“我们一个人赶着马车进山,身上都要带一把斧子,你就这么赤手空拳的一个姑娘走山路?”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是越走越怕,是硬着头皮在走的。路越走越远,我想退缩也无法退缩了,我的选择只能是朝前走。
六十多岁的韩大爷,为了一个上海知青,寻着我的军用跑鞋印,在我的后面紧紧追赶。他为了什么?我想韩大爷对自己的孩子也莫过于此吧!
这件事过去了四十多年了,我始终不能忘记.不是吗?我们下乡后,达音山的大爷大娘把我们当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也是我们离开达音山几十年,始终对它魂牵梦绕的原因吧!
而那年春天的黑龙江开江,是中苏两国共同用飞机把冰炸开,才解决了洪水冲毁村庄的问题。
-
逍遥老铁对你的博文《在兴安岭的日子(28)
难忘大爷情》 发表评论2011-07-27 06:53:51[删除]
知青上山下乡,在中外历史上具有唯一性.你不但亲历,又在大兴安岭那样的世人皆知的典型环境,再加上你的境界和文采.
我觉得,把那段写出来,尽量还原似的写好它,无论花多少精力、花多少时间、花多少"成本",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