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花团锦簇
标签:
实拍灰色黑烟绿意盎然满目苍翠 |
分类: 杂谈 |
一位外国驻沪领馆工作人员曾经这样描述她对上海的第一印象:“20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上海的时候,一走下飞机,就觉得自己来到了一座灰色的城市,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建筑,灰色的道路,甚至人们的衣着也大多是灰色的。”
我也深有体会,改革开放以前,一进入市区,天空是灰色的,城市是灰色的,人们的衣着也是灰色的。大工厂的高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一天下来,人的鼻孔里都是黑的。心里老是想,什么时候上海的天空能飘白云?
绿色的匮乏,不仅给改革开放的上海城市形象蒙上了“灰色”,更导致城市生存状态和市民居住质量的恶化。痛定思痛,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心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来发展城市绿化,1994年明确提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牢固确立绿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上海从“灰”到“绿”的变奏曲由此奏响。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在拥挤的中心城区见缝插绿,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商业街拆房建绿,工厂迁出市区,城市新一轮发展规划中大手笔泼绿。与此同时,大胆进行绿化投资体制改革,利用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巧妙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资金难题,全市绿化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
如今,走在春天的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绿意盎然,感受到蓝天白云。林立的高楼间,盘旋的高架路旁,点缀着满目苍翠;街心的花园草地,居民的阳台屋顶,都有迎风摇曳的鲜花灿烂绽开。据上海市环保局统计,近年来,上海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每年超过85%,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大城市之一。眼下,上海还正在实施“春景秋色”工程,力争几年后将这里变成一个“彩色的城市”。
今天下午,我迈步上海街头,看到到处是春意盎然,花团锦簇的景象,忙着按动相机快门,拍下一组上海中心城区的美景照片。

西藏路,人民广场南面的街头緑地,姹紫嫣红。

緑树环绕西藏路延安路立交桥。

南京路,新世界前面的緑地。

城市规划馆背面。

立交桥下面的草坪与坛花。

緑树掩映上海音乐厅。

西藏路两边。

中国达人秀正在里面选拔演出。

这是周立波的车,他刚进入剧场。

林荫道。

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后面。(在人民公园拍摄)

最早的上海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著名的“大世界”。

城市与緑树。

老年人在悠闲漫步。

花团锦簇:红梅花儿来满枝头。

北京路与成都路口:油菜花香。

海棠花开了。

园林化的城区。

紫藤花开在居民小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