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棵青菜,看似普通,甚至不值得一提,这次却牵动了万人心。
青菜,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之一,价钱也是最便宜的。正因为它的便宜与平民化,也就有了它特殊的地位——百姓生活的“晴雨表”。
在我国物质供应最困难的时期,青菜的价格始终是最便宜的。3分钱一斤,得天一亮就去排队,晚了就买不到了。尽管排队辛苦,也得去排:百姓的饭桌上只要有了青菜,最基本的生活就有了保证。
小小的一棵青菜,却能反映出市场物价的涨跌。前些日子,物价涨得很快,百姓餐桌上最基本的青菜价格也扶摇直上,毎斤青菜价格涨到了2.00元多,老百姓连青菜也舍不得吃了,说明物价涨得离谱了。
不是吗?没几天功夫,“新闻”就报道了一则消息:贵州某中学,由于学生食堂伙食费太贵,上千个学生一怒之下,把食堂砸了。对于学生怒砸食堂一事,政府没有追究,学校食堂马上调整了伙食费。此事发生时,正是青菜贵至2.00元多一斤的时候。这件事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经过调查,虽然青菜的价格飙升,但种蔬菜的农民还是和以前一样,以每斤0.38元卖给收购商。为什么到了市场上青菜的价格会翻几倍?原来是中间商故意哄抬菜价。
这件事情惊动了中央首长,各级政府也采取了措施:调控菜价,减少菜农与菜场之间的中间转手环节,农产品进城开放绿色通道等等,严厉惩罚哄抬物价者等等。
政府关心了,各项利民措施落实到位,立竿见影,菜价很快降下来了。青菜由原先的毎斤2.00元多降到了0.80元,百姓的脸上又有了笑容!
青菜虽小,却紧系百姓的基本生活!
我从这件事情上想到:为什么在菜价逐渐上涨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却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呢?为什么总要等事情严重了才“亡羊补牢”,而不是“防患于未然”呢?
(南方人吃青菜,北方人吃白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