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在是人人写作的年代

(2010-08-06 16:59:01)
标签:

作家

访谈

代言人

高压政策

解放

分量

深刻

杂谈

分类: 转载

专家张贤亮谈文学的边缘化

《世界新闻报》记者727日刊登记者邱晓雨对作家张贤亮的访谈文章。摘录如下。

记者:您觉得早在您写《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时候,和今天相比,是不是那时候文学的作用,对社会应该更大一点?

张贤亮:您说得完全对,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中国作家就是中国老百姓的代言人,那时我们刚刚从高压政策之下解放出来,我们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有很多话需要倾诉,而我们的话真正代表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想说而不敢说,想说又不好说的话,是有我们来代言的。

目前的中国文学已经边缘化,现在这个社会人人都可以说话。你看我们作家说话的分量越来越轻;甚至我们作家说话还不如老百姓所想的。还有,很多作家的深刻度还不如老百姓亲身所感受的那种现实生活来得深刻······

记者:因为社会进步了。

张贤亮:社会进步了,再不像过去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部小说能够启发到很多人。那时候一本小说出来,洛阳纸贵,万人传诵,现在哪一个作家写出来的东西都不会得到那样的关注了。过去是人人阅读的年代,现在是人人写作的年代,你写,我也能写,咱们都上网,对吧?他何必关注你呢?现在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也没有过去那么强烈了,他就光抒发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