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优秀班主任职责和义务

(2010-03-31 16:35:12)
标签:

教育

班干部

班级管理

班主任

分类: 班级管理

谈优秀班主任职责和义务

 

语句摘要:一位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直接决定学生的未来,直接关系学校的兴衰。履行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是每位班主任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人格知识魅力  表率作用  超凡脱俗   特色  创新能力  心理医生  家访

 

师范毕业以后,有幸成为一名农村班主任.每天与学生在一起,充实而快乐.但也有许多烦恼,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和生理特征及独生子女,大多数人在性格上都具有一定的反叛性。作为初中班主任,怎样才能引导好、教育好、管理好一班学生,让一个班级成为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这是一门学问,也是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

(一)班主任应具有人格和知识魅力,为人师表,起好表率作用.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老师,他在学生内心世界里必定拥有相当高的无可替代的位置,其高尚的品格能让学生信任他、敬佩他、甚至于他的言行举止,都会让学生极力去模仿。。这样的班主任,他所要求的,学生会尽力去做,他所限制的,学生会以此为戒,决不消极对抗,阳奉阴违。因此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班主任,他带出来的班级是最棒的.毫无疑问,班主任都是有知识的,但教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班主任的工作更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相应的社会生活知识,并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所拥有的知识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如此,方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二)班主任对学生无私的爱。教师的师德——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帮助你管理班级,也可以凝聚全班学生,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1、爱就是了解。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爱就是尊重。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4、爱就是责任。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三)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建立一套有班级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
1、精心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础。一个班集体,就象一舟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没有指针指引方向,它将迷失航向,经不起风浪的考验,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一个班集体不是五十三位同学的简单相加,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股绳。班主任要不断地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不断地指导学生、指引班级为目标而奋斗,努力奔向理想的彼岸。而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班级管理、建设的好坏,往往与班级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因此,精心选拔和培养干部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确立了班级的中坚力量,班级的管理工作等于完成了一半,对班级的建设发展相当重要。(1)、班干部的选拔。选拔班干部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选拔班干部(2)、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选拔出来以后,要对班干部进行系统地培训,使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用、地位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对班干部的培养,不但要使班干部明确班级的管理工作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班干部懂得怎样管理班级,如何开展工作。

2完善班级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建设好一个班级,不仅要靠班干部发挥骨干的作用;而且要有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保证班级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首先一个班级必须有自己的班规。班规制定的依据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班规的制定是结合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次是要有自己的班干部任用制度。我主要是采用班干部轮换制度。三年中,班干部要正常进行轮换,保证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作用,提高他们为班级工作为同学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全体同学的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每个学期的班委会中有连任的老干部,又补充新的干部,实现新老组合,既保证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新班干在老班干的带领下得到锻炼更快地成长;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当班干部的酸甜苦辣,从而能增强互相配合的意识,团结一致把班级工作做好。再次是执行值周班干制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可以通过对班干部的管理达到管理的目标。对班干部的具体管理又可以通过值周汇报制度体现出来。对学生干部的管理,主要采取宏观管理的模式。3、正确运用班级管理方法,是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体现。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而且应该灵活多样。给学生留出“空白”,则可以更好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地完成班级工作,是建立和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体现。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留出“空白”地带。首先是要留给学生决策的“空白”,让学生参与决策,无疑,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管理的主动性。例如:班规的制订和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班主任除了在重要项目上应给予指点外,其余则要交给学生经过民主协商,征求广大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来。其次是要给学生留出管理的“空白”,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由“老师要管我”转变为“我要管我”,有利于形成一种“无管而无不管”的人人自管的佳境。总之,如何搞好班级管理,搞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我校的“三让一树”德育总目标,也就是要根据“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树立文明新风”的目标要求,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为文明守纪、团结上进的集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建立一套有班级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实施。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此,本人就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认识“创新”的本质是班主。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是与班级管理或者说与班主任是无关的,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班主任根本不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创新和独创表现为他们自己提出某一问题,并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中等教育来说,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明确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思路,在管理措施上予以正确的导向,这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五.班主任是学生的心理医生。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青春期是不合拍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开始迅速发育,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再加上现代社会生存环境日益复杂,家长殷切的希望、同学激烈的竞争、现代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传播等,又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接受。他们在这个时期特别需要成人做他们的朋友,给他们心理上的具体辅导与精神的鼓励和支持。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是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所以在这种教育条件下,作为接触学生时间最多、负责他们人生安全的“保姆”的班主任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矫正他们不良品性,同时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担负起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医生”这个重任。

六、正确认识家访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在学校了解学生只是单一的一面而不是全面的,要了解学生的全部就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生长的环境。因为,学生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校内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校外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成长亦会产生重大影响。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负责人,要搞好本班工作,教育和引导好每一个学生,首要的前提工作是要了解学生。家访是了解学生校外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并结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班主任才能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育和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家访还可促进学校与社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这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推动素质教育,无疑是大量帮助。有些班主任几乎都不跟家长联系过,是不好的。

总之,一位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直接决定学生的未来,直接关系学校的兴衰。履行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是每位班主任的光荣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