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向你致敬
(2010-10-26 10:07:08)
标签:
认同家庭系统排列健康 |
分类: 心理咨询 |
回家的公交车上,想到“认同”这个词,与精神分析、完形里的“认同”含义是不一样的,如何去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它呢?
这个“认同”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认可、赞同不一样,是指当一个人没有刻意模仿另一个人,甚至不知道或不认识那个人,但却变成像那个人一样。海灵格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孩子都本能地想向父母认同,这种认同中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我承认,我是你的孩子。”
有个例子,我清楚地记得二哥是讨厌抽烟的。全家人除了爸爸,在我印象中没有一个人抽烟。可是前年哥和他朋友到广州来玩,两人在客厅边聊边抽,云山雾罩。我吃惊地问,哥你怎么抽烟了?我都抽好几年了啊他说。
看起来家里其他人也不喜欢爸爸抽烟。尤其是老妈,会跟我们说抽烟如何对身体不好,认为这是爸的一个缺点,不想让我们向他认同。至少在我上学的年代,这个戒条是有用的,我讨厌爸爸抽烟,老是要他戒烟。
实际上我自己却受到烟草的吸引。有次一位同学失恋了,在宿舍抽烟。这是平常没有的事,我很好奇,找她要了几支,结果连抽三支昏睡了一整天。要不是对香烟过敏,说不定我今天是个大烟鬼。如果老妈能接受爸爸这一点,或许我们会理性地看待,不会这样无意识地认同,来表达对父亲的忠诚。
电影界经常将模仿前人的电影称为致敬,如星爷电影向卓别林致敬,彭浩翔电影向星爷致敬,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似乎可以把“致敬”借用过来,对“认同”这个词做更准确的表述:“我跟随你,以向你致敬。”
前一篇:杂感
后一篇:奥修谈心灵治疗和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