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历怪异:一 定 不 是 发 高 烧  【 1 】

(2012-01-19 01:02:46)
标签:

亚马孙

黑碗

东非大裂谷

草堆

菜地

分类: 杂言乱说

           

                ——野山见闻记

 

     

    朋友们都不相信,说我是发高烧了,“穿越”了……

不是在藏区高原也不是在新疆沙漠,更不是在亚马孙雨林或者东非大裂谷;那是在晋冀豫三省交界附近的山里头……

    一、迷

    一个朋友两口子觅了辆农用车连司机,专门到这块偏远闭塞一带山区农村来“淘宝”。我是放假没事,没见过山,所以连自报带受邀陪逛来的……

    一连三天里,不知颠簸了多少路程,进山好容易找到的几个距离死远的没几户人家的破落小村,还都好像在云层里或地狱里似的;也没挖到任何宝物。吃住条件更不用说,司机手机还丢了。

    第四天阴天。上午司机骂骂咧咧继续开车前行,也不太算意外的是,烂车子抛锚在了无村无店的一处半山腰乱石路上了。唯有的两部手机,这时才发现,我的没电了,朋友的那台欠费了!呆等了一个钟头以上也没见一辆过路车和一个行人。怎么办?朋友和我和司机商量说,留下我和他老婆看车,司机和他搭伴步行找最近的村庄找修车师傅去……我不反对,因为这对我算是百分百照顾了。

等他们回来要到什么时候?放眼四外看,除了远近大小高低的山头山梁山沟、不算稠密的大小树木野草,哪有村庄人烟的影子?

    我不想再听朋友老婆的抱怨和刨根问底,对她说,嫂子,我上去看看,一会就回来!边指着西面最近的一座山头给她看。她说,那个山好像比别的山都青啊!你可快点回来,别叫等你呀!

放心,不会,我说。

    看着小山近在眼前,我走了大约小半天了,才喘吁吁来到山脚下!不能上去了:体力不支了,更重要是不能耽误车走啊!我不无遗憾地稍作犹豫,便回转身慢慢往回走起来……

    感觉方向没错,但用了比去路时还长的时间,却没走回到停着的车跟前!如果说是车修好走了,可那路,红石渣子铺着,也没有找见啊?只怪我当时大意,一点没留意认路的标志物!

    灰色的天明显暗淡下来,想黑了,还是更阴沉?我累得满身汗湿,两腿发酸,而且非常渴!……但我不能坐下:恐怕一坐就站不起了!

    我开始心慌:哪儿有水?要是天黑前还找不到他们人和车,我可怎么办?我顿时又卯足劲继续走——可能是还没走到!

    谢天谢地,又走出不远,就见一个被茂草差不多盖严的很不起眼的小红石窝里面竟有一窝水,清透清透的,一脉蜿蜒细流在它的上流和下游的乱石中时隐时现……我俯下身扒开草——不好!水里大小尽是蚂蝗!它们悠闲地像一片片半透明的长形树叶在那里翻飞飘摇。我只好小心地赶开它们一些,捧起水,看看捧起的水里还好没有它们,才大口大口地灌下去。这一通清泉下肚,不渴了,心情放松下来。

    但马上我又害怕了:来路上哪有这样一个小溪?根本没见!看来我真的走错方向了!

    呆看着蚂蝗水窝,站着犹豫焦虑矛盾了好久,也算歇歇脚,又回头喝了一捧泉水,感觉突然饿极了:心慌出汗,浑身发软……但要不能尽快回到车那去找到同伴,一切枉然。走!

    往哪个方向?反正已经走错了。查看了几处突出着的石块周围,根据草的稀稠长势,觉得判定了南和北,然后决定:继续向东走,反正最初我是向西走去找那山的。

    向东并不好走,没想到树丛稠密了起来,树丛中的地面不但没有路眼儿,还时高时低,乱石藤条杂草满地,向上虽能看见枝叶间的灰色天空,但四下只是杂树乱枝,一片昏暗静寂,只有自己脚步踏上树叶乱草的声音清晰得令人心颤……

    我不知道该回头走出树林还是继续坚持向前。但我并没再停下,而是继续一段看看,心说不行了再回头……

又百十米之后,眼前出现了一个落差很大的下坡,不是悬崖——没那么陡峭。斜坡向下是个大山谷,树木苍苍遮蔽得看不见任何别的东西。山谷对面再远处,是陡峭的屏障似的一座高山。这时仿佛能听到山谷树林中的鸟鸣。我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很自然顺坡而下,坡面倒平展,没有石块了,尽是虚土石渣和长草。向下走着我想,坐着或躺着往下滑多好!但我没敢。一口气就顺利地下到了底下树荫遮蔽的谷里了。

    回头望,发现落差好大,跟刚才从上看时简直相差了三倍,而且好陡!要想再上去恐怕都不可能了!我又意识到不对:我们的车,坏的地方好像是个半山腰啊!不可能在这么低处;再看树木,遮天蔽日地茂盛,而停车处是只有稀疏几片小树的——这里……连小气候都变了。

    天似乎更黑,都有了黄昏的感觉,我只好硬着头皮找着树稀的地方往前走,感觉不再是向东;像是向南,还像是向西……地上厚厚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头上没有了天,只有树枝树叶遮蔽的黑暗,只听见各种不同高低粗细的鸟叫声响成一片。好在树都高大,没有了在坡上小树丛中走时那枝叶的打脸……

    我又累又饿又怕,浑身汗湿透了,感觉又燥热又有些冷,但我不敢停下来:害怕有野兽,甚至有鬼魅……

     二、人

    我又累又饿又怕,浑身都汗湿透了,感觉又燥热又有些冷,但我不敢停下来:害怕有野兽,有鬼魅……

一直坚持顺着树疏些、有空隙的地方,朝向一个方向走啊走……

    奇迹发生了!——

    树林突然走出,脚下明显一片方方的菜地:行直株匀,有畦有垄,似乎是韭菜,又不像……反正离村庄人家不远了!我禁不住一阵兴奋。四外看看,却并不见有任何的人,房屋,更别提村庄;却见菜地其实正在一个小山梁上,左右两侧又都是深谷,正前面的远端是个小小的上坡。我迫不及待踩过菜地,向对面坡上跑起来……

    “哎!小心脚下!”

    一个男声,低沉苍老,但并不无力。我被吓住似的驻足寻望,没有人!才感觉声音仿佛来自身后。回头一看,一位老人正从我刚从高树林出来的地方走过来。他六十开外年纪,一身破旧灰色长衣,头上长发绾起成一个高乱的髻。我马上联想起电影里的古人,道观里的老道士……

    “老大爷,你好啊!”我看他走近,忙热情打招呼。

    他不吭声,慢腾腾直走到我身前,看外星生物一样打量我从头到脚。

    “大爷,这是你种的菜呀?”我带着讨好的和善眼神。

    他竟然还不吭声,又看我一眼,自顾自从菜地垄上向前走了!

    聋人?那我跟着你走,你总得有家在这里吧!

    上了小坡,又是茂密的大树林子。老人头也不回不紧不慢钻进了树林。我赶紧小跑着紧追进去……

    “小屋”终于出现了。三棵大树间,一大堆草的样子,草堆下方的一侧,有一个方形的洞,老人钻了进去——原来那是屋门啊!

    我停住脚,打量老人的“家”:除了这堆已经发黑的干草堆“房子”,门口外还散放着一个破旧的篮子,条子编的,已经烂了;篮里横放着一个笨重生锈的铁铲,直的铲把很粗糙;篮子旁是一个锨头半插在土里立着的铁锨,不知圆的方的;紧挨着“门”外,还有一个树墩子,这显然是个“凳子”。别的,除了这一片地比较光滑平整外,没了。

    这不是老人的家,这应该是临时使用的窝棚,我断定。

    “老大爷,我能进去吗?”

    “……”

    “老大爷,你这里有水吗?”

    “……”

    我正想只管猫腰进屋看一眼,老人出来了,大黑碗端了一碗水,递给我,仍是不说话,但两眼看着我。

我连忙接过水碗,好沉!

    “谢谢大爷!”——但那水相当浑浊,简直像泥水,都不透明。我还是没有多想就把大部分浑水勉强喝了下去,味道到不算太难喝。

    老人坐在了树墩上,也不再抬眼,随意地随手捡起一根小细棍棍放在嘴里慢慢嚼起来。

    我没舍得把大黑碗放地下,而是双手随意捧着,蹲下来凑近老人身边,想和他打个手势来交流。老人翻下眼,声音很低说:“饿不饿?”

    我该怎么回答?——“有点饿了。你这儿有点啥吃的吗?”

    老人站了起来,慢腾腾朝小屋背后那面走去。我是站着等他,还是该跟上他走?他是回家去给我拿吃的吗?那我跟上他更好吧,如果进了村子,还怕什么?

    我把大黑碗放在树墩上,起身不远不近地随着他,再次钻进大树林。地不太平,有点下坡,走了好远好远,看见又一个草堆子,比刚才那个略小,也是在三棵树之间,但是没看见有门。老人顺这草堆旁边又下了一个坡……哦!有火!坡底林间的一个洼坑处,有一些木柴燃烧着,火不大,像农村烧锅的灶火,但并没有灶,火苗就在地上一堆灰烬中间燃着……

    这火谁人来点的呢?

    老人在火堆旁蹲下身,用一根棍子向火下的灰里扒拉了几下,就用手拿起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灰团子。

    “烧红薯?”我蓦地一高兴,喊了出来。老人吹吹上面的灰,换了下手,示意我接住,低低说了一个字:“热。”

    我接过这个圆东西,感觉热倒不是很烧手,但很沉,也不像红薯的形状,它太圆了。

    “这什么呀大爷?”

    “……”

    我不知道该不该剥皮儿,犹豫了一下,还是直接啃了一口。没有皮,不是红薯,也不是土豆、萝卜、蔓菁,也不是馒头,也肯定不是蔬果木果一类……应该是经人加工的、一种不是面食的食物。有些甜,沙,硬,涩,还带着我从来没品味过的一种焦香气息。我一口气把他吃完了。

    不觉间天已经全黑了。木柴出乎意料地耐烧,来到现在,老人一根柴没往上放,火焰照旧通红通红,映着坐在火旁柴堆上再不说话也不抬眼的老人的脸,红得像闪烁的紫铜。(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