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坛生物

(2011-08-02 21:22:41)
标签:

医药行业

股票

杂谈

财经

有一段时间没有写新的公司了,今天聊聊天坛生物吧,这个公司还挺难写的

 

天坛上市已经多年了,一直是市场的热点之一。它的前身是北京生物制品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品,如同兰州所,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等等。这些几大生物制品所都有一个共同的联系点,就是中生集团。几大所的产品都有很大程度的雷同或者交叉吧。(另外有不少地方性的公司,如目前并入天坛的成都蓉生,广州所等等,就不议了)

 

我觉得此类企业最好的对比代表,莫过于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了。

从产品上对比吧:

- 血液制品从品种,基本雷同。 但在收率和利用率上,华兰略高于天坛

- 疫苗制品:有较大的差异。华兰主要集中在流感,脑炎等等疫苗,而天坛是乙肝,麻风等类别。当然也有雷同的疫苗产品,不过目前看不是主流。

 

然而从经营和管理上看,差异就比较大了:

- 最大的第一感上的差异就是:天坛有不小的官气,而华兰是很纯的民营气息

- 天坛的部门是非常齐全的。比如我们要做设备生意,天坛决策者下面要有好几层部门过堂。华兰就比较直接,老总直接谈。是好是坏,自己品味,我个人更加喜欢华兰的模式。毕竟这样省时省力,给的设备价格也优惠。

- 天坛给人的感觉是上面总有人罩着,而华兰完全靠自己奔生活

- 天坛的管理层是变化多次的,而华兰的管理层很稳定

- 从企业的气质上将,华兰更加努力,而天坛的惰性较大

- 企业人员上,华兰大大少于天坛(可以参考的是去年两家的主营收入几乎相同,但是华兰的利润是天坛的3倍)

- 有些很敏感的差异,我不能说太明了,不过有心人可以从上面一些只言片语中获得启示

 

天坛把成都蓉生并入,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本来产能的瓶颈就在血源,合并后成都就干血制品。而天坛北京这边就干疫苗和其他产品,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提高了毛利率。

 

天坛的题材想象之一就是中生搞的新产品注入,我对这个不太感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更加看重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准和内生性的发展动力。

 

另外我对于国内疫苗的审批,特别是国外没有出现过的疫苗(非流感类),持有相对保留的态度。请生物制品企业一定要搞好临床,不然有可能会毁掉很多人。

 

天坛正在兴建的亦庄工厂,是一个很大的项目。仅无菌液体分装线就向bosch订购了5条(4条西林瓶,1条安培),冻干机定了东富龙。而发酵系统是从德国引进的(合同正在执行中)。希望这次巨大的投资可以让天坛上一个规模,上一个档次吧。

 

简单说这么多。给有缘人吧

 

(经过2次加仓华兰,对于华兰我已经完成布局,放上三五年再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