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土墩墓群
2025-06-23 13:07:41
标签: 浦城土墩墓群 国保 福建浦城
浦城土墩墓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类,编号7-0587-2-071,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西周至春秋。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浦城土墩墓群,位于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忠信镇上同村、排栅村,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古墓群。
浦城土墩墓群沿柘溪两岸分布于管九村两侧山丘上。墓葬除在管九村西侧抢救发掘的34座土墩以外,其余保存尚好。土墩外形多数为馒头状,少数为覆斗状。平面呈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等。管九村墓葬群共发掘34个土墩,计41座墓葬,其中一墩二墓的有6墩、一墩多墓的1墩,其余为一墩一墓。墓葬形制可分为平地掩埋、长方形浅坑、带墓道竖穴土(岩)坑三个类型。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的类型学研究,参考碳14测年数据,这批土墩墓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夏商时期,均出土黑衣陶器和软陶器;第二、三期分别为西周和春秋时期,其中部分墓葬呈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过渡状态。管九村墓葬群共出土遗物300件,其中原始瓷器68件。
浦城土墩墓群的发现,填补了中国东南地区土墩墓分布区域的空白,其年代在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也填补了福建先秦考古学序列上的缺环,其中以黑衣陶为主要随葬品的土墩墓对南方土墩墓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批土墩墓有平地掩埋、浅坑、竖穴深坑等形式,为研究中国先秦时期葬制、葬俗发展演变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到达斯飞坐标引导的目的地,未见国保碑,也没有看到任何与浦城土墩墓群有关的标识。
走了一段,又上了小山坡,任何也没找到。
赶紧翻看斯飞坐标下的留言,有提示说国保碑位置巨远,又有说在河边。沿来路返回,过河,也没有找到国保碑。然后,沿823县道两边都走了一程,总算在路边见到一座老桥,过了桥,终于找到了国保碑。
大致估算了一下,这位置距离斯飞坐标引导的目的地,大约有两三公里的路程。
寻访时间:2025年2月27日。
个人印象分:20。
浦城土墩墓群
浦城土墩墓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类,编号7-0587-2-071,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西周至春秋。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浦城土墩墓群,位于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忠信镇上同村、排栅村,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古墓群。
浦城土墩墓群沿柘溪两岸分布于管九村两侧山丘上。墓葬除在管九村西侧抢救发掘的34座土墩以外,其余保存尚好。土墩外形多数为馒头状,少数为覆斗状。平面呈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等。管九村墓葬群共发掘34个土墩,计41座墓葬,其中一墩二墓的有6墩、一墩多墓的1墩,其余为一墩一墓。墓葬形制可分为平地掩埋、长方形浅坑、带墓道竖穴土(岩)坑三个类型。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的类型学研究,参考碳14测年数据,这批土墩墓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夏商时期,均出土黑衣陶器和软陶器;第二、三期分别为西周和春秋时期,其中部分墓葬呈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过渡状态。管九村墓葬群共出土遗物300件,其中原始瓷器68件。
浦城土墩墓群的发现,填补了中国东南地区土墩墓分布区域的空白,其年代在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也填补了福建先秦考古学序列上的缺环,其中以黑衣陶为主要随葬品的土墩墓对南方土墩墓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批土墩墓有平地掩埋、浅坑、竖穴深坑等形式,为研究中国先秦时期葬制、葬俗发展演变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到达斯飞坐标引导的目的地,未见国保碑,也没有看到任何与浦城土墩墓群有关的标识。
走了一段,又上了小山坡,任何也没找到。
赶紧翻看斯飞坐标下的留言,有提示说国保碑位置巨远,又有说在河边。沿来路返回,过河,也没有找到国保碑。然后,沿823县道两边都走了一程,总算在路边见到一座老桥,过了桥,终于找到了国保碑。
大致估算了一下,这位置距离斯飞坐标引导的目的地,大约有两三公里的路程。
寻访时间:2025年2月27日。
个人印象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