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长沙王陵墓群
2025-04-27 11:05:00
标签: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 国保 湖南长沙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类,编号7-0632-2-116,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汉。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区。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起天马山、北至望城县玫瑰园的狭长地带,大多于湘江西岸沿低矮山丘蔓延,区域总面积达30平方千米。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是汉长沙国王室及成员墓,已发现与长沙王陵墓群相关的各类遗迹点23处,其中已发掘者5处。墓葬规模普遍较大,皆为一山一墓,上部建有大型封土堆,墓穴凿于山体之中,墓室为带墓道的甲字形或中字形,多使用黄肠题凑葬制,部分还采用了金缕玉衣等汉代高等级丧葬形制(礼仪)。自1974年始,配合建设工程先后发掘了陡壁山汉墓、象鼻嘴一号汉墓、望城坡“渔阳”王后墓、风篷岭汉墓、风盘岭汉墓等五座长沙王或王后陵墓。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的发掘丰富了长沙本地西汉时期的墓葬资料,同时为研究汉代长沙王陵的位置与范围以及附近区域是否存在汉代聚落等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为研究汉代的埋藏制度、陵园布局、葬具名实、丧葬礼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长沙国经历了两个姓氏、共14位长沙王的统治。先是汉初的异姓长沙王“吴氏长沙王”,后是刘氏长沙王。吴氏长沙王和刘氏长沙王的陵区位置分界明显。从长沙城市布局来看,可以以岳麓大道为界区分。岳麓大道以南,吴氏长沙王及王室成员墓葬主要分布在岳麓山一带;岳麓大道以北,刘氏长沙王及王室成员墓葬主要分布在谷山一带。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又是一处让人犯怵的国保。
最简单的方法,到长沙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即望月公园意思一下。
长沙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的象鼻嘴、狮子山、陡壁山、扇子山4座汉墓,系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墓群。
在望月公园上了一个小山坡,坡顶有一处被挖空的大坑。
看了看,也就这点意思而已。
寻访时间:2024年9月22日。
个人印象分:25。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类,编号7-0632-2-116,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汉。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区。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起天马山、北至望城县玫瑰园的狭长地带,大多于湘江西岸沿低矮山丘蔓延,区域总面积达30平方千米。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是汉长沙国王室及成员墓,已发现与长沙王陵墓群相关的各类遗迹点23处,其中已发掘者5处。墓葬规模普遍较大,皆为一山一墓,上部建有大型封土堆,墓穴凿于山体之中,墓室为带墓道的甲字形或中字形,多使用黄肠题凑葬制,部分还采用了金缕玉衣等汉代高等级丧葬形制(礼仪)。自1974年始,配合建设工程先后发掘了陡壁山汉墓、象鼻嘴一号汉墓、望城坡“渔阳”王后墓、风篷岭汉墓、风盘岭汉墓等五座长沙王或王后陵墓。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的发掘丰富了长沙本地西汉时期的墓葬资料,同时为研究汉代长沙王陵的位置与范围以及附近区域是否存在汉代聚落等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为研究汉代的埋藏制度、陵园布局、葬具名实、丧葬礼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长沙国经历了两个姓氏、共14位长沙王的统治。先是汉初的异姓长沙王“吴氏长沙王”,后是刘氏长沙王。吴氏长沙王和刘氏长沙王的陵区位置分界明显。从长沙城市布局来看,可以以岳麓大道为界区分。岳麓大道以南,吴氏长沙王及王室成员墓葬主要分布在岳麓山一带;岳麓大道以北,刘氏长沙王及王室成员墓葬主要分布在谷山一带。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又是一处让人犯怵的国保。
最简单的方法,到长沙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即望月公园意思一下。
长沙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的象鼻嘴、狮子山、陡壁山、扇子山4座汉墓,系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墓群。
在望月公园上了一个小山坡,坡顶有一处被挖空的大坑。
看了看,也就这点意思而已。
寻访时间:2024年9月22日。
个人印象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