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垸遗址
2025-02-26 16:54:10
标签: 马家垸遗址 国保 湖北沙洋
马家垸遗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158/1-158,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湖北省沙洋县。
马家垸遗址位于沙洋县五里镇显灵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城址。
1989年发现该遗址,随后进行了局部发掘。
城址平面略呈梯形,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垣为土筑,夯层清楚,厚14~30厘米。其中,南城垣残长约440米,残高5~6米;北城垣残长约250米,残高约1.5米;东城垣残长约640米,残高3米;西城垣长约740米,残高约4~6米。城垣四面各辟有城门,其中东、西门为水门。城垣内外均筑有护坡,一般宽约5米。城外有护城河,为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相结合而成,宽20~50米。
遗址文化层厚约1.5~2米,采集有石锛、石斧等生产工具及大量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陶片。大溪文化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黄、褐陶,纹饰有弦纹,器形有鼎、豆、罐、碗、缸等;屈家岭文化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褐、黄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盆、钵、瓮等。
马家垸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两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址的主生及其社会属性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国保碑立于路边。
国保碑后,是大片农田,以及隐约可见的河道。
标准的遗址景象。
寻访时间:2024年9月2日。
个人印象分:25。
马家垸遗址
马家垸遗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158/1-158,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湖北省沙洋县。
马家垸遗址位于沙洋县五里镇显灵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城址。
1989年发现该遗址,随后进行了局部发掘。
城址平面略呈梯形,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垣为土筑,夯层清楚,厚14~30厘米。其中,南城垣残长约440米,残高5~6米;北城垣残长约250米,残高约1.5米;东城垣残长约640米,残高3米;西城垣长约740米,残高约4~6米。城垣四面各辟有城门,其中东、西门为水门。城垣内外均筑有护坡,一般宽约5米。城外有护城河,为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相结合而成,宽20~50米。
遗址文化层厚约1.5~2米,采集有石锛、石斧等生产工具及大量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陶片。大溪文化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黄、褐陶,纹饰有弦纹,器形有鼎、豆、罐、碗、缸等;屈家岭文化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褐、黄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盆、钵、瓮等。
马家垸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两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址的主生及其社会属性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国保碑立于路边。
国保碑后,是大片农田,以及隐约可见的河道。
标准的遗址景象。
寻访时间:2024年9月2日。
个人印象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