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古桥群
2024-10-07 19:36:22
标签: 德清古桥群 国保 浙江德清
德清古桥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965-3-001,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宋、元、明。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昌桥合并。名称:德清古桥群。
德清古桥群位于德清县境内,由七座宋、元时期建造的石桥组成,除寿昌桥外,其余六座为永安桥、万善桥、青云桥、兼济桥、普济桥、社桥。
永安桥位于三合乡下杨村环桥头自然村,建造年代无文献记载。系单孔石拱桥,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7.3米,宽2.8米,单孔净跨6米,矢高2.7米。桥拱分节并列砌筑,弧线优美平缓。南北两坡各置踏跺。从桥的建造形制与风格判断应为宋代所建。
万善桥新安镇舍北村百子堂前小中上,建造年代无文献记载。系单孔石拱桥,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7.6米,顶宽2米,单孔净跨6.8米。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筑,桥拱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券上部仍保留分节并列砌置)。桥顶券面石上双钩篆书“万善”二字。从建筑风格判断,该桥应是宋元所建,明清重修的遗物。
青云桥位于雷甸镇雷甸村,依据其建筑风格,该桥的始建年代为宋元时期。系单孔石拱桥。整桥用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1米,宽1.8米,单孔净跨5.45米,矢高3.1米。拱券分五节并列砌筑。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筑,桥拱券面石上阴刻楷书“青云桥”。
兼济桥位于武康镇龙胜村姚家山自然村,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系三孔石梁桥,整桥用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1米,宽2米,高2米。中孔跨径3.3米,边孔跨径1.65米。桥墩为三立柱不联锁式结构,桥墩上放置石梁以作桥面,两侧桥栏用整石凿成须弥座样式,中间阴刻楷书“兼济桥”。中孔东墩石柱上镌有“宋乾道八年……”题记。
普济桥位于钟管镇蠡山村,为三孔石梁桥,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9米,桥面宽2.6米,高3.85米,桥面弧拱。中孔净跨5.3米,两边孔净跨分别为2.76米、2.82米。桥墩为四立柱并列。须弥座式桥栏,桥额双钩楷书“普济”,旁有“乾隆三十年九月重建”题刻。该桥始建年代不详,从建筑风格判断,应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重修。
社桥位于武康镇龙胜村社桥自然村,建于元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重修。系五孔石梁桥,桥面略呈弧形,整桥用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42米,桥面宽2.8米,中孔净跨6.4米,次孔净跨5.1米,边孔净跨3.4~3.8米。桥墩为三立柱联锁式结构,桥墩上放置三条石梁以作桥面。桥墩中孔排柱上有“皇庆”年号题记。
德清历史上港汊交错,桥梁密布。德清古桥群各处古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造型古朴,时代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用了差不多一天时间,将德清的六座国七古桥看了一遍。
那天寻访的先后顺序,是青云桥、万善桥、普济桥、社桥、兼济桥、永安桥。
青云桥被圏进了住宅施工工地,幸好看门人通融,不仅让进工地,给指点路径。青云桥被新建的楼房包围着,感觉孤寂。
万善桥位于村口,寻访没有难度。
普济桥建于村中的河道上,还修了观景台,宛如一处微型景区。
社桥在公路边,拍摄远景很便利。从观感上看,社桥是最漂亮的一座。
兼济桥则藏身于村外的田野里,狭窄的河道两侧,是大片的农田。兼济桥,隐身于浓密的树林中。
永安桥最后到达,在村中,没有理想的拍摄角度。比较糟糕的是那天村民酿酒的废水一股股直接排入河道,虽酒香扑鼻,乳白色的河水大煞风景。
六桥进国七,而寿昌桥独立国六,是有道理的。
寻访时间:2023年4月26日。
个人印象分:35。
德清古桥群
德清古桥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965-3-001,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宋、元、明。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昌桥合并。名称:德清古桥群。
德清古桥群位于德清县境内,由七座宋、元时期建造的石桥组成,除寿昌桥外,其余六座为永安桥、万善桥、青云桥、兼济桥、普济桥、社桥。
永安桥位于三合乡下杨村环桥头自然村,建造年代无文献记载。系单孔石拱桥,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7.3米,宽2.8米,单孔净跨6米,矢高2.7米。桥拱分节并列砌筑,弧线优美平缓。南北两坡各置踏跺。从桥的建造形制与风格判断应为宋代所建。
万善桥新安镇舍北村百子堂前小中上,建造年代无文献记载。系单孔石拱桥,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7.6米,顶宽2米,单孔净跨6.8米。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筑,桥拱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券上部仍保留分节并列砌置)。桥顶券面石上双钩篆书“万善”二字。从建筑风格判断,该桥应是宋元所建,明清重修的遗物。
青云桥位于雷甸镇雷甸村,依据其建筑风格,该桥的始建年代为宋元时期。系单孔石拱桥。整桥用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1米,宽1.8米,单孔净跨5.45米,矢高3.1米。拱券分五节并列砌筑。桥墩两侧金刚墙用条石水平错缝砌筑,桥拱券面石上阴刻楷书“青云桥”。
兼济桥位于武康镇龙胜村姚家山自然村,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系三孔石梁桥,整桥用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1米,宽2米,高2米。中孔跨径3.3米,边孔跨径1.65米。桥墩为三立柱不联锁式结构,桥墩上放置石梁以作桥面,两侧桥栏用整石凿成须弥座样式,中间阴刻楷书“兼济桥”。中孔东墩石柱上镌有“宋乾道八年……”题记。
普济桥位于钟管镇蠡山村,为三孔石梁桥,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19米,桥面宽2.6米,高3.85米,桥面弧拱。中孔净跨5.3米,两边孔净跨分别为2.76米、2.82米。桥墩为四立柱并列。须弥座式桥栏,桥额双钩楷书“普济”,旁有“乾隆三十年九月重建”题刻。该桥始建年代不详,从建筑风格判断,应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重修。
社桥位于武康镇龙胜村社桥自然村,建于元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重修。系五孔石梁桥,桥面略呈弧形,整桥用武康石砌筑,桥身全长42米,桥面宽2.8米,中孔净跨6.4米,次孔净跨5.1米,边孔净跨3.4~3.8米。桥墩为三立柱联锁式结构,桥墩上放置三条石梁以作桥面。桥墩中孔排柱上有“皇庆”年号题记。
德清历史上港汊交错,桥梁密布。德清古桥群各处古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造型古朴,时代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用了差不多一天时间,将德清的六座国七古桥看了一遍。
那天寻访的先后顺序,是青云桥、万善桥、普济桥、社桥、兼济桥、永安桥。
青云桥被圏进了住宅施工工地,幸好看门人通融,不仅让进工地,给指点路径。青云桥被新建的楼房包围着,感觉孤寂。
万善桥位于村口,寻访没有难度。
普济桥建于村中的河道上,还修了观景台,宛如一处微型景区。
社桥在公路边,拍摄远景很便利。从观感上看,社桥是最漂亮的一座。
兼济桥则藏身于村外的田野里,狭窄的河道两侧,是大片的农田。兼济桥,隐身于浓密的树林中。
永安桥最后到达,在村中,没有理想的拍摄角度。比较糟糕的是那天村民酿酒的废水一股股直接排入河道,虽酒香扑鼻,乳白色的河水大煞风景。
六桥进国七,而寿昌桥独立国六,是有道理的。
寻访时间:2023年4月26日。
个人印象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