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2024-08-08 00:20:27
标签: 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 国保 山西应县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编号71/24,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时代:辽 。地址:山西省应县。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本名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最高的木构楼阁式古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二年至六年(公元1191~1195年)、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
佛宫寺释迦塔的位置在寺内中轴线前部。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平面布局,是南北朝时期佛寺建制的延续。塔坐北朝南,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通高67.31米。底层重檐,四周环廊。二层以上皆设平座围栏,挑檐层层举折平缓,每层檐下各种形制不同的斗栱如云朵簇拥,塔上瓦顶八角攒尖式,与高达10米且制作精细的塔刹组合在一起,挺拔秀丽,雄伟壮观。
木塔下有4米高的石砌台基,上下两层分别为八角形和方形,转角处安角石并凸雕辽代石狮。平面柱网布列依宋《营造法式》副阶周匝之制,除底层增设廊柱一周外,各层及平座皆设檐柱和内柱两周。柱之侧脚、生起显著,柱头作卷杀。塔身立柱为辽金时期盛行的叉柱造手法,逐层檐柱向内收半柱径,形成塔体收分的优美轮廓。梁枋层层叠架构成庞大的筒形框架,利于空间布置与构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塔身的强度。木塔梁架结构合理而富有创造性,有效地提高了塔身抗弯、抗减和抗震能力
斗栱是塔体结构的重要部分,分布于各层柱头、补间和转角处,依位置、作用不同而造型、结构各异。现存形式达五十四种之多,集中国古建筑斗栱之大成,在大型建筑实物中尚属仅见。
各层塔身每边面阔三间,当心辟门。底层南北两面装板门,余以厚墙封砌。塔内明层均有塑像。一层塑释迦佛,高11米,庄严肃穆,壁面绘有六尊如来画像,十二尊飞天,姿态逼真,优美生动,为壁画中佳作。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中央塑释迦坐像,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强调了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型。
九百多年间,佛宫寺释迦塔经受了强烈地震的战火袭击,至今巍然屹立。
二十年前,2004年,第一次来到佛宫寺释迦塔前。应县木塔,却是一个早已熟知的存在。1958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中国古塔建筑艺术》,其中之一就是应县释迦塔。少年开始集邮,自然对此烂熟于心。只是那时仅带了一台小卡片机,拍摄了寥寥几幅图片。
二十年后卷土重来。尽管周边环境有了变化,但应县木塔仍是记忆中的形象。
再一次被震撼。
顺便记录一下,《中国古塔建筑艺术》全套四枚,分别为:登封嵩岳寺塔,大理千寻塔,应县释迦塔,洪洞飞虹塔。这四座国一塔,已经全部到达了。
初访时间:2004年7月17日。
重访时间:2024年6月18日。
个人印象分:100。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编号71/24,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时代:辽 。地址:山西省应县。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本名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最高的木构楼阁式古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二年至六年(公元1191~1195年)、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
佛宫寺释迦塔的位置在寺内中轴线前部。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平面布局,是南北朝时期佛寺建制的延续。塔坐北朝南,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通高67.31米。底层重檐,四周环廊。二层以上皆设平座围栏,挑檐层层举折平缓,每层檐下各种形制不同的斗栱如云朵簇拥,塔上瓦顶八角攒尖式,与高达10米且制作精细的塔刹组合在一起,挺拔秀丽,雄伟壮观。
木塔下有4米高的石砌台基,上下两层分别为八角形和方形,转角处安角石并凸雕辽代石狮。平面柱网布列依宋《营造法式》副阶周匝之制,除底层增设廊柱一周外,各层及平座皆设檐柱和内柱两周。柱之侧脚、生起显著,柱头作卷杀。塔身立柱为辽金时期盛行的叉柱造手法,逐层檐柱向内收半柱径,形成塔体收分的优美轮廓。梁枋层层叠架构成庞大的筒形框架,利于空间布置与构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塔身的强度。木塔梁架结构合理而富有创造性,有效地提高了塔身抗弯、抗减和抗震能力
斗栱是塔体结构的重要部分,分布于各层柱头、补间和转角处,依位置、作用不同而造型、结构各异。现存形式达五十四种之多,集中国古建筑斗栱之大成,在大型建筑实物中尚属仅见。
各层塔身每边面阔三间,当心辟门。底层南北两面装板门,余以厚墙封砌。塔内明层均有塑像。一层塑释迦佛,高11米,庄严肃穆,壁面绘有六尊如来画像,十二尊飞天,姿态逼真,优美生动,为壁画中佳作。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中央塑释迦坐像,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强调了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型。
九百多年间,佛宫寺释迦塔经受了强烈地震的战火袭击,至今巍然屹立。
二十年前,2004年,第一次来到佛宫寺释迦塔前。应县木塔,却是一个早已熟知的存在。1958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中国古塔建筑艺术》,其中之一就是应县释迦塔。少年开始集邮,自然对此烂熟于心。只是那时仅带了一台小卡片机,拍摄了寥寥几幅图片。
二十年后卷土重来。尽管周边环境有了变化,但应县木塔仍是记忆中的形象。
再一次被震撼。
顺便记录一下,《中国古塔建筑艺术》全套四枚,分别为:登封嵩岳寺塔,大理千寻塔,应县释迦塔,洪洞飞虹塔。这四座国一塔,已经全部到达了。
初访时间:2004年7月17日。
重访时间:2024年6月18日。
个人印象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