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镇耀州窑遗址(上)
2024-04-04 18:36:19
标签: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耀州窑遗址 国保 陕西铜川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226/46,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唐至元。地址:陕西省铜川市。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位于铜川市黄堡镇。遗址范围较大,素有“十里窑场”之称。耀州窑创于唐,盛于宋,其制瓷工艺曾影响河南、甘肃、浙江、广东及广西等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长期发掘,共揭露面积11500平方米,发现窑炉和作坊各六十七座,灰坑三十五个,以及原料加工坊、堆料场、晾坯场、堆货场等。出土瓷片一百一十余万件,完整及可复原的器物五千余件,还有大量的窑具、模具等。
耀州窑在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工艺具有不同的特征。唐代以黑、白釉为主,兼烧青釉、茶叶末釉、黄褐釉、花釉白绿彩、唐三彩、单彩等。器物有碗、盆、盘、钵、盂、瓶、罐、壶、灯、枕、洗、砚等。比较重要的发现是唐三彩作坊一组七座,大小柴烧三彩窑炉五座。出土三彩俑、马、驼、狮、塔形盖罐、镇墓兽、琉璃瓦、龙头套兽等数百件,标本数千件(片)。五代主要烧造青瓷,釉色有灰青、淡青、粉青、天青、青绿等。开始仿金银器制作工艺,器物有碗、盘、杯、盏、瓶、盒等。并烧制“官”字款的上品青瓷。宋代主要烧制青瓷,兼有黑、白、酱釉。器物类别增多,以喇叭口、深腹圜底圈足碗最多,其釉色呈橄榄青,烧成温度达1300,烧制技术相当进步。纹饰博雅,有折枝、缠枝、交枝牡丹和莲花、菊花、瑞草、龙、凤、鹤、鸭、鸳鸯、游鱼、麒麟、婴孩戏枝等刻印花装饰,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遗址内出土的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德应侯碑》记载了黄堡镇烧瓷盛况与工艺流程,印证了相关史籍的记载。金代继宋代工艺,烧制青瓷,以姜黄釉多见,豆青、月白、黑釉、白釉黑彩也占一定比例。器物有碗、盘、钵、盂、灯、炉、瓶、罐等,尤其月白瓷白中泛青,如冰似玉,令人喜爱。元代青瓷渐少,造型趋简,代之而起的是白底黑花瓷,具有较浓的北方民族风味。明代后期耀州窑停烧。
先到了耀州窑博物馆。
博物馆藏品十分丰富,强烈推荐。
寻访时间:2023年10月12日。
个人印象分:70。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上)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226/46,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唐至元。地址:陕西省铜川市。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位于铜川市黄堡镇。遗址范围较大,素有“十里窑场”之称。耀州窑创于唐,盛于宋,其制瓷工艺曾影响河南、甘肃、浙江、广东及广西等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长期发掘,共揭露面积11500平方米,发现窑炉和作坊各六十七座,灰坑三十五个,以及原料加工坊、堆料场、晾坯场、堆货场等。出土瓷片一百一十余万件,完整及可复原的器物五千余件,还有大量的窑具、模具等。
耀州窑在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工艺具有不同的特征。唐代以黑、白釉为主,兼烧青釉、茶叶末釉、黄褐釉、花釉白绿彩、唐三彩、单彩等。器物有碗、盆、盘、钵、盂、瓶、罐、壶、灯、枕、洗、砚等。比较重要的发现是唐三彩作坊一组七座,大小柴烧三彩窑炉五座。出土三彩俑、马、驼、狮、塔形盖罐、镇墓兽、琉璃瓦、龙头套兽等数百件,标本数千件(片)。五代主要烧造青瓷,釉色有灰青、淡青、粉青、天青、青绿等。开始仿金银器制作工艺,器物有碗、盘、杯、盏、瓶、盒等。并烧制“官”字款的上品青瓷。宋代主要烧制青瓷,兼有黑、白、酱釉。器物类别增多,以喇叭口、深腹圜底圈足碗最多,其釉色呈橄榄青,烧成温度达1300,烧制技术相当进步。纹饰博雅,有折枝、缠枝、交枝牡丹和莲花、菊花、瑞草、龙、凤、鹤、鸭、鸳鸯、游鱼、麒麟、婴孩戏枝等刻印花装饰,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遗址内出土的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德应侯碑》记载了黄堡镇烧瓷盛况与工艺流程,印证了相关史籍的记载。金代继宋代工艺,烧制青瓷,以姜黄釉多见,豆青、月白、黑釉、白釉黑彩也占一定比例。器物有碗、盘、钵、盂、灯、炉、瓶、罐等,尤其月白瓷白中泛青,如冰似玉,令人喜爱。元代青瓷渐少,造型趋简,代之而起的是白底黑花瓷,具有较浓的北方民族风味。明代后期耀州窑停烧。
先到了耀州窑博物馆。
博物馆藏品十分丰富,强烈推荐。
寻访时间:2023年10月12日。
个人印象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