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上村地坑窑院
2024-02-27 17:07:38
标签: 庙上村地坑窑院 地坑窑院 庙上村 国保 河南陕县
庙上村地坑窑院,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211-3-509,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清至民国。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
庙上村地坑窑院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庙上村。
庙上村地坑窑院至迟出现于清中、晚期,现存此类院落七十多座,地坑窑院以地坑为庭院网呈正方形,边长在8米~12米,深5米~6米;在坑院四周开凿窑洞供人起居,多为8至12孔。
当地人按八卦方位将地坑窑院分为四种类型,即“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以“东震宅”为例,“震”在八卦中属东方,因此以东窑为主窑,西窑为次窑。北窑又次之,南窑最低。家人依据辈分高低分别居住。南窑由于面朝北方,采光不好,一般不住人,主要作为仓库和牲畜窑。
地坑窑院四周修有1.5米宽的人行道,通常以砖铺砌;庭院中部向下挖0.3米,保留土质,可种植花木,在一侧开挖水窖,用于排渗雨水。窑院四壁和窑洞内壁,用就地开挖的黄土混合麦秸,粉刷抹平。
庙上村地坑窑院是一类独特的民居类型,具有省工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形成“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
庙上村地坑窑院似乎名气很大。
国保,国七,同时庙上村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带着好奇来到庙上村,紧跟着的就是明显的失望。因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处坍塌的地坑窑院。
在村中边走边看,有基本完好的,有正在维修的,自然还有已经损坏的。而且,没有见到国保碑。没有遇到村民,连党群服务中心,也由于中午休息而大门紧闭。走了一段路,才见到一位村民,赶紧询问国保碑的位置,村民手一指,说在什么什么博物馆前。
走近才知道,村民说的地方是所谓的“陵州天井窑院”。建了莫名其妙的仿古门楼,挂了不少牌子。
国保碑果然在这里,而且有两款。有售票处,但关着。大门却是开着的,不客气,就先进去了。
这里圈进了几处典型的地坑窑院,但难掩破败相,哪怕标榜慈禧老太后住过的,也是狼狈不堪。看来,这一处可能曾经火过的景点,眼下门庭冷落了。
寻访时间:2023年6月10日。
个人印象分:30。
庙上村地坑窑院
庙上村地坑窑院,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211-3-509,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清至民国。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
庙上村地坑窑院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庙上村。
庙上村地坑窑院至迟出现于清中、晚期,现存此类院落七十多座,地坑窑院以地坑为庭院网呈正方形,边长在8米~12米,深5米~6米;在坑院四周开凿窑洞供人起居,多为8至12孔。
当地人按八卦方位将地坑窑院分为四种类型,即“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以“东震宅”为例,“震”在八卦中属东方,因此以东窑为主窑,西窑为次窑。北窑又次之,南窑最低。家人依据辈分高低分别居住。南窑由于面朝北方,采光不好,一般不住人,主要作为仓库和牲畜窑。
地坑窑院四周修有1.5米宽的人行道,通常以砖铺砌;庭院中部向下挖0.3米,保留土质,可种植花木,在一侧开挖水窖,用于排渗雨水。窑院四壁和窑洞内壁,用就地开挖的黄土混合麦秸,粉刷抹平。
庙上村地坑窑院是一类独特的民居类型,具有省工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形成“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
庙上村地坑窑院似乎名气很大。
国保,国七,同时庙上村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带着好奇来到庙上村,紧跟着的就是明显的失望。因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处坍塌的地坑窑院。
在村中边走边看,有基本完好的,有正在维修的,自然还有已经损坏的。而且,没有见到国保碑。没有遇到村民,连党群服务中心,也由于中午休息而大门紧闭。走了一段路,才见到一位村民,赶紧询问国保碑的位置,村民手一指,说在什么什么博物馆前。
走近才知道,村民说的地方是所谓的“陵州天井窑院”。建了莫名其妙的仿古门楼,挂了不少牌子。
国保碑果然在这里,而且有两款。有售票处,但关着。大门却是开着的,不客气,就先进去了。
这里圈进了几处典型的地坑窑院,但难掩破败相,哪怕标榜慈禧老太后住过的,也是狼狈不堪。看来,这一处可能曾经火过的景点,眼下门庭冷落了。
寻访时间:2023年6月10日。
个人印象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