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石刻

2024-02-02 00:01:23
标签: 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 国保 陕西铜川

药王山石刻,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及其他类,编号128/4196134日国务院公布。时代:隋至明。地址:陕西省铜川市。

药王山石刻位于铜川市耀县东5公里的孙塬乡。

药王山古称风孔山,唐代称磬玉山,宋、金额、元、明各代均称五台山。隋唐时期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曾撰《千金要方》等药书多种,晚年归隐于此,后世尊称他为“药王”。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将其所著的药书刻成五通碑石,置于山上,彼此称为药王山。

药王山是我国保存北朝、隋、唐造像碑最多的一处,其中北朝以来摩崖造像四十五尊、佛教造像碑一百余通、圆雕造像及石塔五十余尊(座),历代名碑一百五十余通。

造像中有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魏文朗造像碑”、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姚伯多造像碑”、正光五年(公元524年)“仇臣生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绛阿鲁造像碑”、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和仁造像碑”等,均为研究古代佛教、道教发展、北方少数民族历史,以及书法、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名碑中的大部分为医药碑,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此外,北周建德年间的“张僧妙法师碑”、宋徽宗题“褚慧龙章篆诗文碑”等都非常珍贵。

药王山摩崖造像位于显化台太玄洞东500米的南崖崖壁下。在长21米、高5米的范围内,凿大小佛龛二十三个,所有造像中,有隋初雕造弥勒像,高3.3米,雕刻细腻,神韵宛在。唐代造像以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像为主,其中一、二、七、九、十一、十二、十三诸龛大体为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作品。

南庵位于药王山升仙台,始建于唐,称宝云寺。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沿中轴线自西南起为文昌阁、戏楼、七间殿及并列金殿、元殿。

北洞亦名太玄洞,传为孙思邈隐居处。元以前祭祀孙思邈的中心场所在南庵,明中叶转向此地。现存明、清建筑约三十间。

药王山石刻,国一,国保排名与西安碑林几乎并驾齐驱。

到铜川,第一站就是药王山。没想到药王山门票那么贵。也是瞬间恢复记忆,陕西各景区的门票都不便宜,包括景区游览车费。

走路,上山,先看了摩崖造像,感觉不过瘾,怎么就这么小的一个范围。少归少,精彩依然。

然后,去看碑林。

很失望,名碑圈在一起,不让近观,只能站在门槛外向里张望,。而且,重要的造像碑都装了玻璃罩。这能看个什么。

出碑林,前往药王山庙,药王山石刻的扩展部分。

寻访时间:20231011日。

个人印象分:70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在玉林寻访国保 后一篇:药王山庙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