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坑村民居
2023-11-03 00:00:14
标签: 理坑村民居 理坑村 国保 江西婺源
理坑村民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609/3-312,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清。地址:江西省婺源县。
理坑村民居位于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理坑村建于北宋末期,居民以余姓为主。理坑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大理寺正卿、司马、知府、学者等,也有经商巨贾。这些达官豪商,建造出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官邸、商宅和民居。村内的明清建筑就在二百余处,其中保存较好、代表性较强的有天官上卿第、司马第、余自怡官厅(友松祠)、云溪别墅、福寿堂等,形成颇具特色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天官上卿第为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府第。整幢建筑保存完好,坐西朝东,有前、中、后三进。粉白的马头山墙与硬山式的屋顶组成封闭式的建筑空间,内部结构为穿斗式。主体建筑是三间两厢式,分天井、两厢、两正房、厅堂。前进雀替深雕,土面方柱,素础,梁枋素净,上堂金砖铺地,中堂改建厨房,后堂倒塌。建筑的木结构构件不施雕刻,不施油漆,裸露着木质与纹理的自然美,建筑紧凑简朴,保持明代建筑风格。
司马第是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之孙余维枢的府第,建于明末,建筑保存完好,坐西朝东,三间二进,三天井,为三层建筑。整个建筑的木构件有雕刻,但手法简练,且不施油漆,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
余自怡官厅又名友松祠,为崇祯元年进士、曾任广州知府的余自怡府第。建筑保存完好,坐西朝东,分小院、正厅、余屋三部分。小院院门为石库门,青砖凤门楼,三重檐,青砖一跳三斗栱。整个建筑共有方柱五十根,木结构不施雕刻,不施油漆,裸露着木质纹理的自然美,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
云溪别墅为官宦余启官府第,是宗祠与书院功能兼有的建筑,建于清代中期,坐西朝东,整个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大门朝北,内厅堂为开放式,前为大庭院,地面均由大青石铺就的十字形通道分割成四个相对称的土面方块,有一大片空旷的田园风光,山水相依,令人悦目爽心。
福寿堂的主人为茶商,建于清中期,整幢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砖石木结构,大门坐东朝西,而内布局却为坐西朝东。粉白的马头山墙与屋顶组成封闭式的建筑空间,木结构为穿斗式。上为厅堂,两边为二厢房、四正房,中为天井,并以天井为中心,形成二层四合院式格局。该堂以建造独特和木雕精湛见优,别具一格。
理坑村民居布局合理严谨,房屋建筑错落有致,住宅成群,沟通密集,建筑群的规划布局,在功能与美学上达到与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的和谐统一。由于地处深山,犹如世外桃源,战乱、灾难及社会动荡对其影响甚小,故村落风貌及民居建筑保持较好。
好多年以前,国庆长假,在江西与安徽晃悠,计划去理坑村看看,半路上遭遇大堵车,前行不得,铩羽而归。此次到了婺源,自然要去理坑村。晚上在滴滴打车上预约去理坑的网约车,居然得不到响应。不得已,在网上查到当地包车的讯息,打电话才办妥了用车。第二天问包车的司机,司机说可能因为正在修路,网约车不愿跑吧。
进入理坑,发现寻访难度不小,也有指路牌,但显然不够,在村里绕着就晕了。
到了余自怡官厅(友松祠)、天官上卿第、司马第三处,余下云溪别墅、福寿堂,不曾相遇,就放过了。
在理坑,没有见到国保碑的总碑,只看到三块子项碑。
寻访时间:2022年10月10日。
个人印象分:30。
理坑村民居
理坑村民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609/3-312,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清。地址:江西省婺源县。
理坑村民居位于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理坑村建于北宋末期,居民以余姓为主。理坑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大理寺正卿、司马、知府、学者等,也有经商巨贾。这些达官豪商,建造出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官邸、商宅和民居。村内的明清建筑就在二百余处,其中保存较好、代表性较强的有天官上卿第、司马第、余自怡官厅(友松祠)、云溪别墅、福寿堂等,形成颇具特色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天官上卿第为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府第。整幢建筑保存完好,坐西朝东,有前、中、后三进。粉白的马头山墙与硬山式的屋顶组成封闭式的建筑空间,内部结构为穿斗式。主体建筑是三间两厢式,分天井、两厢、两正房、厅堂。前进雀替深雕,土面方柱,素础,梁枋素净,上堂金砖铺地,中堂改建厨房,后堂倒塌。建筑的木结构构件不施雕刻,不施油漆,裸露着木质与纹理的自然美,建筑紧凑简朴,保持明代建筑风格。
司马第是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之孙余维枢的府第,建于明末,建筑保存完好,坐西朝东,三间二进,三天井,为三层建筑。整个建筑的木构件有雕刻,但手法简练,且不施油漆,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
余自怡官厅又名友松祠,为崇祯元年进士、曾任广州知府的余自怡府第。建筑保存完好,坐西朝东,分小院、正厅、余屋三部分。小院院门为石库门,青砖凤门楼,三重檐,青砖一跳三斗栱。整个建筑共有方柱五十根,木结构不施雕刻,不施油漆,裸露着木质纹理的自然美,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
云溪别墅为官宦余启官府第,是宗祠与书院功能兼有的建筑,建于清代中期,坐西朝东,整个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大门朝北,内厅堂为开放式,前为大庭院,地面均由大青石铺就的十字形通道分割成四个相对称的土面方块,有一大片空旷的田园风光,山水相依,令人悦目爽心。
福寿堂的主人为茶商,建于清中期,整幢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砖石木结构,大门坐东朝西,而内布局却为坐西朝东。粉白的马头山墙与屋顶组成封闭式的建筑空间,木结构为穿斗式。上为厅堂,两边为二厢房、四正房,中为天井,并以天井为中心,形成二层四合院式格局。该堂以建造独特和木雕精湛见优,别具一格。
理坑村民居布局合理严谨,房屋建筑错落有致,住宅成群,沟通密集,建筑群的规划布局,在功能与美学上达到与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的和谐统一。由于地处深山,犹如世外桃源,战乱、灾难及社会动荡对其影响甚小,故村落风貌及民居建筑保持较好。
好多年以前,国庆长假,在江西与安徽晃悠,计划去理坑村看看,半路上遭遇大堵车,前行不得,铩羽而归。此次到了婺源,自然要去理坑村。晚上在滴滴打车上预约去理坑的网约车,居然得不到响应。不得已,在网上查到当地包车的讯息,打电话才办妥了用车。第二天问包车的司机,司机说可能因为正在修路,网约车不愿跑吧。
进入理坑,发现寻访难度不小,也有指路牌,但显然不够,在村里绕着就晕了。
到了余自怡官厅(友松祠)、天官上卿第、司马第三处,余下云溪别墅、福寿堂,不曾相遇,就放过了。
在理坑,没有见到国保碑的总碑,只看到三块子项碑。
寻访时间:2022年10月10日。
个人印象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