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头下村
2023-10-07 14:08:33
标签: 山头下村 金华山头下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山头下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
据该村的沈氏家谱记载,山头下村的沈姓村民都是曾任金华太守的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的后裔。明朝景泰年间,一支沈约的后裔从德清迁到山头下建村定居,一直繁衍至今。
山头下村古村落规模较大,建筑类型丰富,选址严格依照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进行,与“五行八卦”说暗合。该村入口很特别,即在东面、西面、北面各有一个城门,南面则有两个。五座独特的城门连接着五条街巷。据说只要关闭这五座城门,整个村庄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城堡,外人根本无法入内,而村内则可互相通行。据说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建造设计的。每条小道旁边根据高低地势巧妙地挖置了排水沟渠,雨水沿着这些水道流下,形成了村内完善的排水设施,勾勒出我国古代城市雏形的活标本。
山头下村周围曾有典塘、横塘、湾塘、安塘、经塘、破塘等8口池塘,浑然天成“外八卦”图形,村庄四周众水环抱,绿树成荫,为一处不可多得的人居生态胜地。
村东南有一棵八百年古樟,树冠高大优美,郁郁葱葱。村西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三孔石梁桥。
作为沈约后裔聚居地,山头下村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自古崇文重教,文风昌盛。建筑格局保持原貌,布局独特,保存有沈氏宗祠、三益堂、西溪殿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用材考究,装饰华丽,完整度较好。
到金华寻访国保,时间宽裕,就近去了山头下村。
以百度地图导航,不料到达后感觉不对头,询问村民,才知道这里有两个山头下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山头下村,还得往前即义乌方向再走几公里。
到达。
从村前广场开始,在山头下村转了一圈。出村后,看看古樟树,再看看石梁桥。
不曾商业开发的山头下村,原汁原味的山头下村,还有很是意思的。
山头下村,2010年列入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山头下村,到达时间:2022年9月17日。
金华山头下村
山头下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
据该村的沈氏家谱记载,山头下村的沈姓村民都是曾任金华太守的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的后裔。明朝景泰年间,一支沈约的后裔从德清迁到山头下建村定居,一直繁衍至今。
山头下村古村落规模较大,建筑类型丰富,选址严格依照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进行,与“五行八卦”说暗合。该村入口很特别,即在东面、西面、北面各有一个城门,南面则有两个。五座独特的城门连接着五条街巷。据说只要关闭这五座城门,整个村庄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城堡,外人根本无法入内,而村内则可互相通行。据说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建造设计的。每条小道旁边根据高低地势巧妙地挖置了排水沟渠,雨水沿着这些水道流下,形成了村内完善的排水设施,勾勒出我国古代城市雏形的活标本。
山头下村周围曾有典塘、横塘、湾塘、安塘、经塘、破塘等8口池塘,浑然天成“外八卦”图形,村庄四周众水环抱,绿树成荫,为一处不可多得的人居生态胜地。
村东南有一棵八百年古樟,树冠高大优美,郁郁葱葱。村西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三孔石梁桥。
作为沈约后裔聚居地,山头下村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自古崇文重教,文风昌盛。建筑格局保持原貌,布局独特,保存有沈氏宗祠、三益堂、西溪殿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用材考究,装饰华丽,完整度较好。
到金华寻访国保,时间宽裕,就近去了山头下村。
以百度地图导航,不料到达后感觉不对头,询问村民,才知道这里有两个山头下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山头下村,还得往前即义乌方向再走几公里。
到达。
从村前广场开始,在山头下村转了一圈。出村后,看看古樟树,再看看石梁桥。
不曾商业开发的山头下村,原汁原味的山头下村,还有很是意思的。
山头下村,2010年列入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山头下村,到达时间:2022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