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改编旧址
2023-06-19 00:00:09
标签: 瑶里改编旧址 新四军改编地 国保 江西浮梁
瑶里改编旧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7-1771-5-164,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938年。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
瑶里改编旧址位于浮梁县瑶里镇。
瑶里改编旧址包括程家祠堂、宏毅祠、敬义堂三处历史遗存。瑶里改编是陈毅领导南方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的重要历史事件,旧址是研究新四军历史的重要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1937年9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项英、陈毅在南昌设立南方红军游击队接洽处,召集红军游击队下山,决定把靠近鄣公山的瑶里作为新四军改编地。陈毅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两次来到瑶里,居住在敬义堂,领导红军改编。1938年1月,红军游击队350余人从舍会山开到瑶里,驻扎在瑶河西岸的吴家祠堂、敬义堂、宏仁寺等处,准备接受改编。2月,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和抗战誓师大会先后在瑶里程氏宗祠举行。经过整训改编的“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于同年2月底开赴安徽岩寺,正式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陈毅为第一支队司令员。
程家祠堂,又称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旧址,始建于明朝,背依狮山,面临瑶河,正对瑶岭。宗祠体量较大,是一栋带庭院的三进硬山式砖木石混结构建筑,两侧有封火山墙。整个祠堂组群完整,由上、中、下三堂组成主轴线,并设有书塾、厨房、花厅等附属建筑。正门为四柱三间的砖雕牌楼,镶嵌着众多砖雕、石雕。下堂戏台为活动式台板,号称“万年台”,上部有藻井,木构架饰彩绘精美。下中堂之间天井两侧单开间的回廊上层为包厢式阁。
宏毅祠,吴家祠堂的庭屋,建于清朝,坐东朝西,为一栋三进两天井建筑,宽敞高大,矗立于高台之上,正门前有八级台阶,凹入式门廊,三开间。前端为板壁,古朴素雅,两侧五花山墙,顶覆青灰瓦。皖浙赣红军游击队下山曾驻扎此地,接受陈毅同志指导改编为新四军。中共皖浙赣特委在此设立招兵处。
敬义堂,又称陈毅旧居,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当地登仕郎吴容光家的书斋。建筑系二重堂式砖木结构瓦房。建筑风格朴素大方,装饰精美雅致。陈毅在瑶里指导新四军改编工作时曾居住在此。现为瑶里改编旧址革命历史陈列馆。
1988年5月,浮梁县委、县政府在瑶里建了一座“新四军瑶里改编纪念碑”。
大山怀抱中的瑶里,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瑶里古镇,已经成了开发的景区。古镇入口建有很大的停车场,也有游客服务中心。一打听,说是古镇不收门票,但里面有三座老房子要付30元门票钱。
进去才知道,所谓的三座老房子就包括瑶里改编旧址的程家祠堂和敬义堂,后者被冠以“陈毅故居”而成了瑶里的核心景点。
路过瑶里改编纪念碑,走了一程,到达程家祠堂。
走过瑶河,程家祠堂斜对面就是宏毅祠,但不开放。
再走一程,到达敬义堂。
就建筑而言,敬义堂没什么可看的,而程家祠堂与附近的宗祠大同小异。
比较奇怪的是就国保性质而言,瑶里改编旧址当属红色国保,类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何还要特意收个门票钱。此举还不如整个瑶里景区收门票更为合适。
寻访时间:2022年10月9日。
个人印象分:30。
瑶里改编旧址
瑶里改编旧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7-1771-5-164,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938年。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
瑶里改编旧址位于浮梁县瑶里镇。
瑶里改编旧址包括程家祠堂、宏毅祠、敬义堂三处历史遗存。瑶里改编是陈毅领导南方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的重要历史事件,旧址是研究新四军历史的重要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1937年9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项英、陈毅在南昌设立南方红军游击队接洽处,召集红军游击队下山,决定把靠近鄣公山的瑶里作为新四军改编地。陈毅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两次来到瑶里,居住在敬义堂,领导红军改编。1938年1月,红军游击队350余人从舍会山开到瑶里,驻扎在瑶河西岸的吴家祠堂、敬义堂、宏仁寺等处,准备接受改编。2月,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和抗战誓师大会先后在瑶里程氏宗祠举行。经过整训改编的“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于同年2月底开赴安徽岩寺,正式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陈毅为第一支队司令员。
程家祠堂,又称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旧址,始建于明朝,背依狮山,面临瑶河,正对瑶岭。宗祠体量较大,是一栋带庭院的三进硬山式砖木石混结构建筑,两侧有封火山墙。整个祠堂组群完整,由上、中、下三堂组成主轴线,并设有书塾、厨房、花厅等附属建筑。正门为四柱三间的砖雕牌楼,镶嵌着众多砖雕、石雕。下堂戏台为活动式台板,号称“万年台”,上部有藻井,木构架饰彩绘精美。下中堂之间天井两侧单开间的回廊上层为包厢式阁。
宏毅祠,吴家祠堂的庭屋,建于清朝,坐东朝西,为一栋三进两天井建筑,宽敞高大,矗立于高台之上,正门前有八级台阶,凹入式门廊,三开间。前端为板壁,古朴素雅,两侧五花山墙,顶覆青灰瓦。皖浙赣红军游击队下山曾驻扎此地,接受陈毅同志指导改编为新四军。中共皖浙赣特委在此设立招兵处。
敬义堂,又称陈毅旧居,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当地登仕郎吴容光家的书斋。建筑系二重堂式砖木结构瓦房。建筑风格朴素大方,装饰精美雅致。陈毅在瑶里指导新四军改编工作时曾居住在此。现为瑶里改编旧址革命历史陈列馆。
1988年5月,浮梁县委、县政府在瑶里建了一座“新四军瑶里改编纪念碑”。
大山怀抱中的瑶里,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瑶里古镇,已经成了开发的景区。古镇入口建有很大的停车场,也有游客服务中心。一打听,说是古镇不收门票,但里面有三座老房子要付30元门票钱。
进去才知道,所谓的三座老房子就包括瑶里改编旧址的程家祠堂和敬义堂,后者被冠以“陈毅故居”而成了瑶里的核心景点。
路过瑶里改编纪念碑,走了一程,到达程家祠堂。
走过瑶河,程家祠堂斜对面就是宏毅祠,但不开放。
再走一程,到达敬义堂。
就建筑而言,敬义堂没什么可看的,而程家祠堂与附近的宗祠大同小异。
比较奇怪的是就国保性质而言,瑶里改编旧址当属红色国保,类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何还要特意收个门票钱。此举还不如整个瑶里景区收门票更为合适。
寻访时间:2022年10月9日。
个人印象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