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建筑遗址
2023-03-14 00:58:55
标签: 钟山建筑遗址 六朝北郊坛 国保 江苏南京
钟山建筑遗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79/1-79,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南北朝。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钟山建筑遗址位于南京紫金山上。1999年4月,在明孝陵陵域内作文物调查时发现。后经考古勘探,初步确认它上属于六朝时代的一处大型坛类建筑遗存。因学术界对其祭坛性质存在争议,故将其暂定名为“钟山建筑遗址”
该建筑遗址所在的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称钟山,东晋时又称紫金山。六朝时是南京的名胜地区,仅寺庙就有七十多处。
整个遗存区的主要遗迹为大小两祭坛及祭坛的附属建筑,一号坛位于钟山最高峰山腰处向南延伸的一座山嘴的顶部,北依钟山主峰,坐北朝南。山嘴东西两面坡度陡悛,左右形成两道山谷,谷水环抱山梁,流入正对祭坛的紫霞湖中。从紫霞湖正面观察,呈金字塔状的山势成祭坛的基座。
二号坛位于一号坛的北面,地处钟山主峰南坡一突出于主山体的山嘴尖部,其东西两侧为峡谷所环抱,谷水汇聚到山前的低地中形成小湖(紫霞湖)。二坛平面相距10米,二号坛比一号坛高出23。2米。二号坛正南北方向,平面约为方形。附属建筑区位于一号坛南面山坡上,顺坡而建,东西两侧和南北两端都建有石砌护墙,构成一个平面略呈长方形的相对封闭的空间。附属建筑区的中区遗存主要是石构台阶。部分平台、坎台旁还建有排水沟。平台和坎台之间用石块砌成连接东西护墙的挡土墙。
经研究,钟山建筑遗址可能是刘宋北郊坛遗存。它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时代最早的国家郊坛礼仪建筑实物。该遗存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早期郊祀礼仪文化遗存的空白,弥补了南京六朝都城考古工作的不足,对研究六朝的文物制度、建筑风格,对研究我国早期郊坛礼仪制度,特别是汉唐之际郊坛礼仪建筑及礼仪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多次在南京寻访国保,都有意识地绕开了钟山建筑遗址。感觉不容易,又比较耗费时间,所以一拖再拖。等到南京能看的国保差不多都看到了,才下决心前往。
那天,看完美龄宫后,跟着斯飞坐标指引的路线驱车而行。不料在紫金山的景区道路没有走多久,就到了禁止通行的路口。看一下导航,此处距离钟山建筑遗址还有四公里多的路程。没办法,只能弃车步行。
行车的道路是有的,景区设了隔离带不让走,那也是经常遇到的情况,随遇而安吧。
步行的起点,是“烈士范鸿仙墓道”。
在细雨中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到达。
首先看到了国保碑。
国保碑旁,设有明孝陵景区的入口。询问检票的工作人员,他说二号坛在对面的山坡上,而一号坛在检票口下方。也就是说,要看一号坛还得购买明孝陵的门票。而国保碑的位置,正好在一号坛与二号坛之间。
先上了山坡看了二号坛。然后购票进了明孝陵景区。尽管是半价票,也是心痛了一下。不过也有收获,因为检票员说从紫霞湖直接往上走,是通往钟山建筑遗址最近的路径,只是坡太陡,路不好走,所以很少有人走。
果然,从一号坛下行到紫霞湖的山道确实比较坎坷,加上雨天路滑,更是难走。但这条路比起那将近五公里的盘山公路而言,终究近了太多。
山道尽头,紫霞湖旁,建有门楼,上书“六朝北郊坛”。
寻访时间:2023年1月23日。
个人印象分:25。
钟山建筑遗址
钟山建筑遗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79/1-79,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南北朝。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钟山建筑遗址位于南京紫金山上。1999年4月,在明孝陵陵域内作文物调查时发现。后经考古勘探,初步确认它上属于六朝时代的一处大型坛类建筑遗存。因学术界对其祭坛性质存在争议,故将其暂定名为“钟山建筑遗址”
该建筑遗址所在的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称钟山,东晋时又称紫金山。六朝时是南京的名胜地区,仅寺庙就有七十多处。
整个遗存区的主要遗迹为大小两祭坛及祭坛的附属建筑,一号坛位于钟山最高峰山腰处向南延伸的一座山嘴的顶部,北依钟山主峰,坐北朝南。山嘴东西两面坡度陡悛,左右形成两道山谷,谷水环抱山梁,流入正对祭坛的紫霞湖中。从紫霞湖正面观察,呈金字塔状的山势成祭坛的基座。
二号坛位于一号坛的北面,地处钟山主峰南坡一突出于主山体的山嘴尖部,其东西两侧为峡谷所环抱,谷水汇聚到山前的低地中形成小湖(紫霞湖)。二坛平面相距10米,二号坛比一号坛高出23。2米。二号坛正南北方向,平面约为方形。附属建筑区位于一号坛南面山坡上,顺坡而建,东西两侧和南北两端都建有石砌护墙,构成一个平面略呈长方形的相对封闭的空间。附属建筑区的中区遗存主要是石构台阶。部分平台、坎台旁还建有排水沟。平台和坎台之间用石块砌成连接东西护墙的挡土墙。
经研究,钟山建筑遗址可能是刘宋北郊坛遗存。它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时代最早的国家郊坛礼仪建筑实物。该遗存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早期郊祀礼仪文化遗存的空白,弥补了南京六朝都城考古工作的不足,对研究六朝的文物制度、建筑风格,对研究我国早期郊坛礼仪制度,特别是汉唐之际郊坛礼仪建筑及礼仪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多次在南京寻访国保,都有意识地绕开了钟山建筑遗址。感觉不容易,又比较耗费时间,所以一拖再拖。等到南京能看的国保差不多都看到了,才下决心前往。
那天,看完美龄宫后,跟着斯飞坐标指引的路线驱车而行。不料在紫金山的景区道路没有走多久,就到了禁止通行的路口。看一下导航,此处距离钟山建筑遗址还有四公里多的路程。没办法,只能弃车步行。
行车的道路是有的,景区设了隔离带不让走,那也是经常遇到的情况,随遇而安吧。
步行的起点,是“烈士范鸿仙墓道”。
在细雨中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到达。
首先看到了国保碑。
国保碑旁,设有明孝陵景区的入口。询问检票的工作人员,他说二号坛在对面的山坡上,而一号坛在检票口下方。也就是说,要看一号坛还得购买明孝陵的门票。而国保碑的位置,正好在一号坛与二号坛之间。
先上了山坡看了二号坛。然后购票进了明孝陵景区。尽管是半价票,也是心痛了一下。不过也有收获,因为检票员说从紫霞湖直接往上走,是通往钟山建筑遗址最近的路径,只是坡太陡,路不好走,所以很少有人走。
果然,从一号坛下行到紫霞湖的山道确实比较坎坷,加上雨天路滑,更是难走。但这条路比起那将近五公里的盘山公路而言,终究近了太多。
山道尽头,紫霞湖旁,建有门楼,上书“六朝北郊坛”。
寻访时间:2023年1月23日。
个人印象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