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河阳村

2023-03-03 00:00:12
标签: 缙云河阳村 河阳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浙江缙云

河阳村位于浙江省缙云县新建镇。

河阳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30多幢、祠堂12座,以及古街、古桥、水系、寺庵、碑碣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

据《义阳朱氏家谱》记载,五代吴越宝正六年(公元931年),曾任吴越王钱镠掌书记的清源公避五季之乱,偕弟清渊卜居河阳,是为朱氏一脉始祖。因其由河南信阳迁移于此,故取名河阳。从此瓜瓞绵延,生息繁衍。

宋元时期,河阳朱氏由于先祖以耕读传家,共出了八位进士。其时河阳朱氏文人荟萃,官宦众多,形成了河阳诗派,名噪一时。此为河阳朱氏的兴盛时期。明代初期,河阳村的规模达到鼎盛,村落格局初步形成。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河阳三遭兵燹,村落遭到严重破坏,部分村民避祸外迁,人口减少过半,村落渐衰。

清代初期,河阳村以朱翰臣为代表的地方财主走向经商办厂的道路,购买田地,兼并竹山,建造纸厂,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至清代中叶,河阳人开始大规模建造“十八间”民居,村落格局完整形成。

河阳村现存的“一溪两坑之水系、一街五巷之村落”总体格局,基本上延续了元代重建时的框架。村内道路大致形成五纵四横的棋盘形结构,从八士门进去的河阳古街,是潭阳村的中轴线,左右两侧各有五条横街与之错位相交,形成几块完整的居住街坊。

河阳村现存明清时期民居30多幢,主要结构模式为前厅后堂式十八间院落,所谓十八间就是指二进(前厅后堂)各七间,加上每一进各有两间厢房。有的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个与十八间联系紧密、又单体独立的小院,称为跨院或重厢。院落前后,或街道或水渠,或是与其他十八间之间的弄堂,有的还在弄堂中设水井。十八间院落的围墙是一式青砖封火山墙。房屋略呈正方形结构,大多为二层建筑。从格局上看属四合院。每所院落后堂必设家堂和祖宗牌位。

河阳现存比较完整的宗祠12座,如村东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的朱大宗祠,村中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圭二公祠、村西南角的哲六十七公祠以及村东北角的恒三十八公祠等。这些祠堂大多雕梁画栋,刻工细腻,绘画传神。尤其是显百一公祠,建筑更胜一筹,其楼房上有亭为八角,其门楼、卷棚轩顶可见之处尽施雕刻。

河阳村乡土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地方特色鲜明,是研究血缘村落选址、规划、建设、管理,乡土建筑设计、营造,乡村社会变迁、宗族礼制、风俗文化的重要实例。

在永康厚吴村转了一圈,看看时间还宽裕,就去了河阳村。河阳村在缙云县,虽说不在一个县,相距并不远,大约也就二十几公里吧。

没想到河阳村也和徽州一样,要收门票钱。不过还好,半价20元。

河阳村收拾得清清爽爽,井井有条,比厚吴村强得多。也许,收费景区的优势也在这里。

在河阳村转来转去,看了些民宅,看了些宗祠,只是最有来历的朱大宗祠闭门谢客,留下一点缺憾。

河阳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河阳村乡土建筑。第七批,编号7-1015-3-313

河阳村,2014列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河阳村,到达时间:202272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烟墩山墓地 后一篇:浮梁红塔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