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沿海灯塔:东门灯塔与任氏二难墓
2022-09-21 00:00:28
标签: 浙东沿海灯塔 东门灯塔 任氏二难墓 国保 浙江象山
浙东沿海灯塔,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7-1981-5-005,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鸟灯塔合并。时代:民国。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象山县。
鸦片战争后,随着港埠的开发,中国海上交通日益频繁,沿海航线及国际航线上的各种船舶急需显著、可靠、系统的海上航标。为此,清政府海关引进先进的科技知识与仪器设备,制定了中国沿海灯塔的建设规划。浙东沿海灯塔便诞生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它由分布于东海洋面的嵊泗列岛、象山东门岛以及渔山列岛等岛屿的11座灯塔组成,是东海沿线北至江苏连云港,南至福建厦门港的中段航道的重要航标之一,也是贯通中国南北航道和东南亚航路的重要航标。
在诸灯塔中,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65年的宁波镇海口的七里屿灯塔。此后,陆续在舟山嵊泗列岛海域建有花鸟、白节山、半洋礁、洛伽山、小龟山(小板门)、东亭山(外洋鞍岛)、鱼腥脑岛、太平山(大鹏山)灯塔,以及在象山海域建有东门和北渔山灯塔。一百多年来,这11座灯塔一直担当着引导船舶出入长江口、保障中国南北航运及东南亚航运畅通的重要职责,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助航作用。
灯塔一般由一座主灯塔和周边的附属控制、生活等设施组成。主塔这独立塔身,一般由基座、塔身、灯笼三部分组成。基座多为石砌,平面呈圆形;塔身或由定形石块砌筑,或由混凝土浇筑,或以生铁浇铸,呈圆锥形的圆台体或八边形。塔体一般通高10多米,直径约2.5米,内置螺旋形石阶梯,迂回至塔顶平台,平台上装置有灯器机械设备的灯笼与发光射灯。塔身外多刷黑色油漆或沥青,也有通体漆成白色或白红相间横纹的外观;塔顶为钟形玻璃圆罩的灯笼,笼壁下部多为铁质桶形圆柱体,笼上部一般设八扇玻璃窗,塔身顶部外为圆环形带铁栏杆的回廊,笼顶与笼身呈穹顶状,顶正中设风向标与避雷针等;灯器设备放置于灯笼内的灯台中央基座上。另在灯塔周边建有附属设施与守塔人员的生活用房,以及发电房、蓄水池等。
东门灯塔与任氏二难墓为浙东沿海灯塔的组成部分,位于象山石浦镇东门渔村以东、东门岛东南。
东门灯塔由二难先生于1915年出资建造,后被烧毁,1919年重建。灯塔由塔基、塔身与灯室组成。塔基用条石砌筑;塔身三层,圆柱形,用石块拼接构筑而成,塔高5.44米,内部设旋转楼梯,通往塔顶;塔顶穹窿状,高2.74米。1999年,重修东门灯塔。
任筱和、任筱甫(孚)为同母兄弟,东门村人。1915年,于东门岛建造灯塔,以利船舶航行。此后,又募建多座灯塔于台州、舟山和象山,并作修桥、筑路、修码头等善举不胜枚举。兄弟同心同德、至老不休,诚为难乎其难,时人称“二难”。二难先生墓南向,由拜坛与墓组成,条块石砌筑,墓横式碑刻“任氏筱和筱孚二难先生之墓”。墓碑两侧及上方皆有花卉动物等雕饰,较为精致。
从石浦古镇到东门灯塔,有一段不近的路程。道路尽头,沿石阶而上,很快就看到了灯塔。
灯塔后方,走过一小山坡,新修的寺院外即为任氏二难墓。
东门灯塔与任氏二难墓各有一块单独的国七碑。
寻访时间:2022年6月7日。
个人印象分:30。
浙东沿海灯塔:东门灯塔与任氏二难墓
浙东沿海灯塔,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7-1981-5-005,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鸟灯塔合并。时代:民国。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象山县。
鸦片战争后,随着港埠的开发,中国海上交通日益频繁,沿海航线及国际航线上的各种船舶急需显著、可靠、系统的海上航标。为此,清政府海关引进先进的科技知识与仪器设备,制定了中国沿海灯塔的建设规划。浙东沿海灯塔便诞生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它由分布于东海洋面的嵊泗列岛、象山东门岛以及渔山列岛等岛屿的11座灯塔组成,是东海沿线北至江苏连云港,南至福建厦门港的中段航道的重要航标之一,也是贯通中国南北航道和东南亚航路的重要航标。
在诸灯塔中,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65年的宁波镇海口的七里屿灯塔。此后,陆续在舟山嵊泗列岛海域建有花鸟、白节山、半洋礁、洛伽山、小龟山(小板门)、东亭山(外洋鞍岛)、鱼腥脑岛、太平山(大鹏山)灯塔,以及在象山海域建有东门和北渔山灯塔。一百多年来,这11座灯塔一直担当着引导船舶出入长江口、保障中国南北航运及东南亚航运畅通的重要职责,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助航作用。
灯塔一般由一座主灯塔和周边的附属控制、生活等设施组成。主塔这独立塔身,一般由基座、塔身、灯笼三部分组成。基座多为石砌,平面呈圆形;塔身或由定形石块砌筑,或由混凝土浇筑,或以生铁浇铸,呈圆锥形的圆台体或八边形。塔体一般通高10多米,直径约2.5米,内置螺旋形石阶梯,迂回至塔顶平台,平台上装置有灯器机械设备的灯笼与发光射灯。塔身外多刷黑色油漆或沥青,也有通体漆成白色或白红相间横纹的外观;塔顶为钟形玻璃圆罩的灯笼,笼壁下部多为铁质桶形圆柱体,笼上部一般设八扇玻璃窗,塔身顶部外为圆环形带铁栏杆的回廊,笼顶与笼身呈穹顶状,顶正中设风向标与避雷针等;灯器设备放置于灯笼内的灯台中央基座上。另在灯塔周边建有附属设施与守塔人员的生活用房,以及发电房、蓄水池等。
东门灯塔与任氏二难墓为浙东沿海灯塔的组成部分,位于象山石浦镇东门渔村以东、东门岛东南。
东门灯塔由二难先生于1915年出资建造,后被烧毁,1919年重建。灯塔由塔基、塔身与灯室组成。塔基用条石砌筑;塔身三层,圆柱形,用石块拼接构筑而成,塔高5.44米,内部设旋转楼梯,通往塔顶;塔顶穹窿状,高2.74米。1999年,重修东门灯塔。
任筱和、任筱甫(孚)为同母兄弟,东门村人。1915年,于东门岛建造灯塔,以利船舶航行。此后,又募建多座灯塔于台州、舟山和象山,并作修桥、筑路、修码头等善举不胜枚举。兄弟同心同德、至老不休,诚为难乎其难,时人称“二难”。二难先生墓南向,由拜坛与墓组成,条块石砌筑,墓横式碑刻“任氏筱和筱孚二难先生之墓”。墓碑两侧及上方皆有花卉动物等雕饰,较为精致。
从石浦古镇到东门灯塔,有一段不近的路程。道路尽头,沿石阶而上,很快就看到了灯塔。
灯塔后方,走过一小山坡,新修的寺院外即为任氏二难墓。
东门灯塔与任氏二难墓各有一块单独的国七碑。
寻访时间:2022年6月7日。
个人印象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