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渔梁村

标签:
渔梁村歙县渔梁村安徽歙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分类: 古镇名村 |
渔梁村位于安徽省歙县徽城镇。
渔梁村南临练江及渔梁坝,村名因坝而来。因地形所限,渔梁村沿东西方向呈带形发展,轮廓呈两端窄中间宽的梭形,亦称“鱼形”。
此地古为歙县主要水运码头,经新安江东达苏杭的船只均以此为起点。渔梁村因坝而生,依托码头成为徽州一座极其特殊的集商业、交通转运、货物集散和船工集居地为一体的非农业村落。与多数徽州传统村落聚族而居不同,渔梁村为多姓杂居,除人数占优的姚、巴两姓外,尚有施、汪、杨、胡、李、毛等姓氏。而村人多为码头工、渔民和商家,除明初乡老姚琏、清代金石家巴慰祖等少数几人外,几乎没有什么官宦人家,与歙县其他书香村落大相径庭。。
渔梁村的主轴线是渔梁古街,蜿蜒曲折长达千余米,卵石路面,称“鱼鳞街”。东西向的古街与一系列南北向的巷道形成渔梁村的“鱼骨”。古街因地制宜、逶迤延伸,两侧的店铺建筑错落有致,步移景异。其中与南北向主道横坑街交汇处建有狮子桥,桥上有廊,廊桥的人字形坡面正对主街,与后部店铺民居的马头墙组成如画的构图。古街两侧保留了明清风格的民居以及各种庄号、店铺,包括前店后宅、前店中坊后宅、下店上宅以及坊宅混合等几种模式。整个渔梁村至今仍完整保存了由古代商业街、船码头和前店后宅的民居建筑群的独特风貌,区别于徽州传统村落由水口、牌坊、祠堂和高墙环护、四水归堂的民宅怕相似格局,难能可贵。
渔梁村保存有多处重要古建筑,除渔梁坝外还有狮子桥、百步阶梯、龙船坞、望仙桥、新安关、紫阳桥、“一带云根”石刻、白云禅院、忠护庙、巴慰祖故居等。
从太平桥开始沿练江顺流而行,大约一公里后进入渔梁村。
在渔梁古街上走走看看,从百步阶梯到达渔梁坝上方。很是不巧,这天上午有一场暴雨,江水汹涌,渔梁坝全部没入波涛之中,看了个寂寞。
于是,就在渔梁村里走了个来回。
确实,此处与徽州的绝大多数古村落风格迥然不同,倒是与休宁的万安古镇很是相似。因水运而聚居而发达的村镇,功能总是差不多的。
为了看渔梁坝,这地方还得来一趟。
渔梁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渔梁坝,第五批,编号5-319/-125;巴慰祖宅,第八批,编号8-0311-3-114。
渔梁村,2005年列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渔梁村,到达时间: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