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李氏民居
2022-04-05 00:02:03
标签: 观山李氏民居 功藏厝 番仔楼 国保 福建南安
观山李氏民居,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8-0604-5-088,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890~1936年。地址:福建省南安市。
观山李氏民居位于南安眉山乡观山村。
观山李氏民居由印尼华侨李功藏及子李成器于清晚期至民国期间回乡兴建,由功藏厝、番仔楼、成器厝等三座建筑组合而成。
功藏厝,又称池塘湖大厝,为李功藏故居,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始建,五年后竣工。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为单进二落五开间带双护厝布局,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屋脊高翘。主建筑自东南往西北依次为门厅、天井、大厅。下落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前、上落为天井。后落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前廊后轩,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主厝两侧连护厝。功藏厝为传统的闽南皇宫起大厝,但在装饰等方面融入南洋元素。门廊石雕内容丰富,线条优美。厝内花窗、浮雕饰物雕刻工艺运用纯熟,刻工精细。
番仔楼,又名池塘湖番仔楼,位于功藏厝右前方。建筑由泉州建筑大师傅维早和印尼荷裔建造师联合设计,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开始兴建,历时十年竣工。番仔楼坐西北朝东南,四四方方,上下两层,带单侧护厝,类似歇山式屋顶,屋坡柔和流畅,角翘简洁平缓。建筑整体外墙线条硬朗,南洋风格浓郁。主屋上下两层四面出廊,廊柱为西式拱形,用料为闽南红砖,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屋内为穿斗式木构架,雕刻精美。
成器厝,又名产墘头新厝、池塘湖新厝,为李成器故居,建于1936年,位于功藏厝右侧后方。建筑坐北朝南,为五开间带双护厝布局,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为闽南传统皇宫起大厝。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
观山李氏民居建筑类型、雕饰融入南洋风格,中西合璧,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红砖民居成熟的建筑。雕刻艺术,也反映了南洋文化与闽南传统建筑在建筑、装饰等方面的交融。
从永春到南安,寻访观山李氏民居。看似不远,却是一段曲折的山路,也费了不少时间。
到达观山村,在斯飞坐标显示的目的地停车。环顾四周,却不见李氏民居的模样。好在不远处的村道有番仔楼路标,指向山凹的对面。
很快,就看到了造型奇特的番仔楼。
尽管因疫情不开放,但不影响番仔楼的观赏。番仔楼侧后方,有山径可走,能站在山坡上俯视整座建筑。
小山坡往右走几步,就是功藏厝。
功藏厝的破败程度,超过想象。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虽已成残花败枊,却掩藏不往昔日的华丽富贵。
走过番仔楼后的小坡,绕一个弯,是看起来保存完好的成器厝。成器厝应该有居家长住,大门上锁,外景整洁。
站在山坡上,环视观山村,风景独好,山水入画。几面山坡上,散布着多处大厝。忍不住看了几处,虽不进国保,却也是省保。
好地方。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5°4'22”,东经118°19'35”。
寻访时间:2022年2月27日。
个人印象分:50。
观山李氏民居
观山李氏民居,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8-0604-5-088,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890~1936年。地址:福建省南安市。
观山李氏民居位于南安眉山乡观山村。
观山李氏民居由印尼华侨李功藏及子李成器于清晚期至民国期间回乡兴建,由功藏厝、番仔楼、成器厝等三座建筑组合而成。
功藏厝,又称池塘湖大厝,为李功藏故居,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始建,五年后竣工。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为单进二落五开间带双护厝布局,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屋脊高翘。主建筑自东南往西北依次为门厅、天井、大厅。下落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前、上落为天井。后落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前廊后轩,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主厝两侧连护厝。功藏厝为传统的闽南皇宫起大厝,但在装饰等方面融入南洋元素。门廊石雕内容丰富,线条优美。厝内花窗、浮雕饰物雕刻工艺运用纯熟,刻工精细。
番仔楼,又名池塘湖番仔楼,位于功藏厝右前方。建筑由泉州建筑大师傅维早和印尼荷裔建造师联合设计,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开始兴建,历时十年竣工。番仔楼坐西北朝东南,四四方方,上下两层,带单侧护厝,类似歇山式屋顶,屋坡柔和流畅,角翘简洁平缓。建筑整体外墙线条硬朗,南洋风格浓郁。主屋上下两层四面出廊,廊柱为西式拱形,用料为闽南红砖,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屋内为穿斗式木构架,雕刻精美。
成器厝,又名产墘头新厝、池塘湖新厝,为李成器故居,建于1936年,位于功藏厝右侧后方。建筑坐北朝南,为五开间带双护厝布局,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为闽南传统皇宫起大厝。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
观山李氏民居建筑类型、雕饰融入南洋风格,中西合璧,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红砖民居成熟的建筑。雕刻艺术,也反映了南洋文化与闽南传统建筑在建筑、装饰等方面的交融。
从永春到南安,寻访观山李氏民居。看似不远,却是一段曲折的山路,也费了不少时间。
到达观山村,在斯飞坐标显示的目的地停车。环顾四周,却不见李氏民居的模样。好在不远处的村道有番仔楼路标,指向山凹的对面。
很快,就看到了造型奇特的番仔楼。
尽管因疫情不开放,但不影响番仔楼的观赏。番仔楼侧后方,有山径可走,能站在山坡上俯视整座建筑。
小山坡往右走几步,就是功藏厝。
功藏厝的破败程度,超过想象。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虽已成残花败枊,却掩藏不往昔日的华丽富贵。
走过番仔楼后的小坡,绕一个弯,是看起来保存完好的成器厝。成器厝应该有居家长住,大门上锁,外景整洁。
站在山坡上,环视观山村,风景独好,山水入画。几面山坡上,散布着多处大厝。忍不住看了几处,虽不进国保,却也是省保。
好地方。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5°4'22”,东经118°19'35”。
寻访时间:2022年2月27日。
个人印象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