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口遗址
2022-03-30 00:00:13
标签: 大河口遗址 国保 山西翼城
大河口遗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8-0008-1-008,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公布。时代:西周至春秋。地址:山西省翼城县。
大河口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东北,距县城约6公里。
大河口遗址含新石器、两周、汉时期遗存,2007年发现西周封国霸国墓地,出土大量精美青铜器、玉器、陶器等,部分铜器带有铭文,对研究两周历史意义重大。
遗址分布面积约80万平方米,该遗址经考古调查、勘探和局部发掘得确定知为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时期。新石器遗址位于西部,西周遗址位于中部,东周遗址位于东北和北部,墓群位于遗址的中部偏北,汉代遗址位于遗址的南部,文化层厚约0.5~2.5米。断崖上有灰坑,地面及灰坑内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泥质红陶片;西周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罐残片;春秋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甗、泥质灰陶绳纹盆、罐残片;战国时期的卷草纹瓦当残片及陶支垫;汉代的绳纹筒瓦、板瓦等残片。
西周至春秋初年的族墓群是大河口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掘西周~春秋初年墓葬585座,出土各类文物15000余件(套)。东周窖穴55座,东周房址一座,宋、明、清墓葬各一座。发现车马坑24座。估计墓地埋藏墓葬15000余座。大河口墓地的发掘不仅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等重要文物,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器用制度和墓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个不见于传世文献记载的西周封国——霸国。对于研究西周时期晋南地区的封国及其与晋国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大河口遗址对研究该区域汉代及汉代以前不同时期文化和人群聚落的变迁。进而解释大河口人群为何选择在此建立聚落,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没有斯飞坐标的指引,大河口遗址的寻找很有难度。
有了斯飞坐标,也就只是到达一处荒郊野外。相信斯飞坐标,也就能够相信见到的这一片空间就是大河口遗址。
没有国保碑,也没有见到其它文保碑,甚至没有见到任何文保标记。
翼城的三处国八遗址,均未见国保碑,但其余两处,立有省保碑。唯独大河口遗址,什么标记也没有。
或许有,只是没找到。
或许,是真的什么也没有。
寻访时间:2021年6月25日。
个人印象分:20。
大河口遗址
大河口遗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8-0008-1-008,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公布。时代:西周至春秋。地址:山西省翼城县。
大河口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东北,距县城约6公里。
大河口遗址含新石器、两周、汉时期遗存,2007年发现西周封国霸国墓地,出土大量精美青铜器、玉器、陶器等,部分铜器带有铭文,对研究两周历史意义重大。
遗址分布面积约80万平方米,该遗址经考古调查、勘探和局部发掘得确定知为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时期。新石器遗址位于西部,西周遗址位于中部,东周遗址位于东北和北部,墓群位于遗址的中部偏北,汉代遗址位于遗址的南部,文化层厚约0.5~2.5米。断崖上有灰坑,地面及灰坑内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泥质红陶片;西周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罐残片;春秋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甗、泥质灰陶绳纹盆、罐残片;战国时期的卷草纹瓦当残片及陶支垫;汉代的绳纹筒瓦、板瓦等残片。
西周至春秋初年的族墓群是大河口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掘西周~春秋初年墓葬585座,出土各类文物15000余件(套)。东周窖穴55座,东周房址一座,宋、明、清墓葬各一座。发现车马坑24座。估计墓地埋藏墓葬15000余座。大河口墓地的发掘不仅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等重要文物,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器用制度和墓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个不见于传世文献记载的西周封国——霸国。对于研究西周时期晋南地区的封国及其与晋国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大河口遗址对研究该区域汉代及汉代以前不同时期文化和人群聚落的变迁。进而解释大河口人群为何选择在此建立聚落,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没有斯飞坐标的指引,大河口遗址的寻找很有难度。
有了斯飞坐标,也就只是到达一处荒郊野外。相信斯飞坐标,也就能够相信见到的这一片空间就是大河口遗址。
没有国保碑,也没有见到其它文保碑,甚至没有见到任何文保标记。
翼城的三处国八遗址,均未见国保碑,但其余两处,立有省保碑。唯独大河口遗址,什么标记也没有。
或许有,只是没找到。
或许,是真的什么也没有。
寻访时间:2021年6月25日。
个人印象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