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

2022-03-17 00:00:06
标签: 三槐堂 迴源三槐堂 国保 浙江龙游

三槐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024-3-32220133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

三槐堂位于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

三槐王氏,是当今王姓中最大的一支,枝繁叶茂,为太原王氏的一衍派。因《宋史王旦传》有“旦父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为三公者”一说,王氏后人即以三槐为典故,堂名取“三槐堂”。“三槐堂”遂成为王氏常用堂号。

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始迁祖王烽为避战乱从山西太原迁于龙游迴源,到明代家族兴旺发达,尤其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王氏家族分为上、中、下三厅,上厅在新宅,中厅在下店,下厅在儒大门,三厅都建有三槐堂。迴源是三个自然村的统称。

儒大门三槐堂位于横山镇天池村儒大门自然村中心位置,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共四进,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前厅、正厅、过廊与后楼。前三进明间梁架均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彻上露明造。第四进为后楼,楼前设廊,平棋天花,上彩绘花卉、鸟兽等图案。整体格局保存完整,建筑保留明代风格和特征。

下店三槐堂位于横山镇天池村下店自然村北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坐北朝南,大门开侧门朝向东,主体建筑共三进,沿中轴线依次为前厅、正厅与后楼。前厅、正厅梁架均保留明代风格和特征。

新宅三槐堂位于横山镇天池村新宅自然村东面,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坐北朝南,二进三开间。

迴源三槐堂布局对称,保存较完整,用材考究,梁架用料粗硕。木构件雕琢精细,内部装饰华丽,牛腿、雀替皆用透雕手法,线条流畅,栩栩如生。自始建至今,三座宗祠均作为当地王姓族人的重要公共场所使用,集中真实地反映了迴源王氏自宋以来到明代宗族聚居型村落发展的历史,是龙游明代中后期祠堂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龙游横山镇有三处国保:三槐堂绍衣堂和横山塔,关西世家。

三槐堂又有三处子项。先到了儒大门。斯飞坐标锁定的也是此地,进村后走一段路,在水塘边看到了三槐堂下厅。

敞门而入。寻访此类古建,要么如此通畅,要么遇上铁将军把门。自然,见到敞开的大门总是心情愉悦。

从下厅出来,问询一下村民前往下店和新宅的路径,村民说很近,沿着大路走就到了。没想到一路走过去,还是要在村里绕几个弯,晕头转向时,已经到了新宅上厅前。

新宅上厅锁着门,只得向近旁的村民求助。一位妇人非常热情,找了一圈,就管钥匙的出去了。那就没办法了。再问下店中厅怎么走,那妇人主动领路。说是两个自然村,其实也不远,紧挨在一起。又遇上大门紧闭,但妇人这次找到了掌管钥匙的老汉。

进去看看。比较于儒大门下厅,下店中厅的规模要小一些,保存程度也略有逊色。

这样,迴源的三处三槐堂都到达了。

国保的古建筑中,还有一处三槐堂,安徽休宁的溪头三槐堂,国六。迴源三槐堂与溪头三槐堂自然同宗同源。同理,龙游三槐堂的国保名称,应是“迴源三槐堂”更合适些。毕竟,三槐堂遍布各地,天南海北,精确的前缀还是必需的。

儒大门下厅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15'46,东经119°13'8

下店中厅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16'1,东经119°12'43

新宅上厅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16'2,东经119°12'40

寻访时间:202213日。

个人印象分:40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苦寨坑窑遗址 后一篇:惊蛰后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