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灞桥遗址灞桥国保西安 |
分类: 国保速写 |
灞桥遗址,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49/49,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时代:隋-元。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灞桥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镇柳巷村北。始建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唐至宋代多有修葺,元废。
灞桥形制为半圆拱厚墩联拱石桥。1994年4月发现,经部分发掘,发现埋藏在河道下2米的古桥址一座。这次发掘共清理出石砌桥墩四座、残拱三孔,长约20余米。桥墩为船形,迎、背水面均为尖状(即分水尖),上部安装石雕龙头,造型精美,时代特征明显。四座桥墩大小基本一致。桥墩下铺砌一层宽达17米的石板,石板下为一层方木,方木下为木桩,现仍然完好。发掘时发现唐碑一通。灞桥横跨灞河上,呈西南至东北方向,长度约在400米以上。
隋唐灞桥的年代早于著名的赵州桥,是我国目前已知跨度最长、规模最宏伟、时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多联拱石拱桥。该桥的发现,对中国古代桥梁史、科技史及隋唐交通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夏天的灞桥遗址,被草木覆盖着,什么也看不到,除了路边的国保碑。
初春再来,河滩上的杂草杂木已被清理干净,灞桥遗址,也就是这片荒地而已。
下堤,行至河边,亲近了一下传说中的灞水。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4°18'26”,东经109°3'58”。
寻访时间:2020年7月8日,2021年3月15日。
个人印象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