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房阙—无铭阙

(2021-03-22 00:00:26)
标签: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

无铭阙

国保

重庆忠县

分类: 国保速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382/3-18820016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东汉。地址:重庆市忠县。

丁房阙原址位于忠县忠州镇人民路。建于东汉晚期,宋代右阙倒塌后修复,明代左阙亦进行过大的维修。

丁房双阙相距2.4米。东阙为子母阙,子阙无盖;西阙无子阙,两阙高度不一,差异明显。东阙其上身由阙身、腰檐、阙楼、阙顶等十一块石构件组成。总高约6.26米。阙身由整石琢成,略有收分,正面铭刻明万历丙辰“巴国忠贞祠铭”,字迹依稀可辨。其上置一方石,三面浮雕人物走兽。四角上下枋间刻有浮雕。其上置扁石承四面出檐的阙楼下部的方石,与第一层相似,上部为斗状石块,正面刻一斗二升斗拱二朵,侧面为鸳鸯交手拱,栌斗下均立蜀柱。阙顶为庑殿,正脊当中有脊饰。西阙由阙身、腰檐、阙楼、阙顶等九块石构件组成,总高5.55米,阙身正面铭刻严重风化,构件和刻饰与东阙大致相同。

无铭阙原址位于忠县佑溪三社。始建于东汉,原为双阙,唐宋间左阙倒塌,现存右阙。1987年阙身以上倒塌,1988年修复。

无铭阙应是墓前阙,由阙基、阙身、腰檐、阙楼、阙顶组成,总高达5.66米。阙身系一整石琢成,四面刻边框,仅右侧面浮雕白虎。阙身上置一方石,四面刻出上下二层枋子,四角相交出头,枋头作叠涩处理,正面两侧枋子间雕刻裸体角神,背面两侧斜出枋头。其上置斗状石块,素面。上为腰檐,刻出瓦垅、瓦当、连檐,檐缘作扇形排列。腰檐上置一方石,正面居中高浮雕铺兽头,背面雕出尾部,侧看似一怪兽穿石。其上为扁石一块,再上为一斗状石块,四面浮雕斗拱,栌斗下均立蜀柱,较为特殊。阙顶为庑殿顶,形制与阙檐基本相同,正面出檐20厘米,脊上未见饰物。1988年进行维修时,发现数枚五铢钱,为东汉武帝时所造,故其建造年代应在东汉中晚期。

丁房阙—无铭阙属于三峡工程搬迁项目,现已搬迁至忠县白公祠内。

丁房阙—无铭阙所在位置,在网上搜索,会见到一些矛盾的说法,譬如说位于石宝寨。

起初也糊涂,因为从常识上判断,丁房阙,无铭阙,就应该在不同的地方。后来还是在文物出版社的专著上看到明确的结论:已搬迁至忠县白公祠内。于是释然。

因为三峡工程,这两阙成了紧邻。

进入忠县,直奔白公祠。

白公祠内,一片平台上,丁房阙巍然屹立。右侧不远处更高的位置上,是无铭阙。

后来,到了石宝寨,看到仿制的丁房阙,才明白访客是怎么会误以为丁房阙在石宝寨内的。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0°17'8,东经108°1'4

寻访时间:20201222日。

个人印象分:70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丁房阙—无铭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