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梁山石刻

标签:
棘梁山石刻司里山国保山东东平 |
分类: 国保速写 |


棘梁山石刻,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及石刻类,编号7-1543-4-046,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南北朝至宋。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棘梁山石刻位于东平县戴庙镇司里村棘梁山千佛崖景区内。
棘梁山石刻主要集中在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崖周围,共有大小造像千余尊,完整清晰者600余尊。按年代划分,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其中最高者为北齐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戴宝冠,面相浑厚,手施说法印,著褒衣博带式袈裟,倚座于宽平座上。其右下部有宋代嘉祐二年“三教通连”龛像,为我国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连”龛像。西崖多为唐、宋摩崖造像,有一佛二弟子和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组合像,其中唐代多为武后时期的造像,多通体磨光,面相丰圆饱满。宋代造像则神情丰富,雕刻精细,其中的36尊罗汉像等更是神态各异,持物不同,栩栩如生。南崖造像风化较为严重,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或罗汉像。
造像龛旁多有铭文题记,最长者达500余字,其中还有武则天造字10余个。
棘梁山又名司里山,地方志载是水浒英雄晁盖、阮氏兄弟等最初聚义的地方。
棘梁山石刻的国保碑所在位置,也是景区收费处。值班的汉子热情客气,指点路径后,还拿起驱蚊水往访客手臂处喷洒一番,说山上蚊虫多,喷点药比较好。这待遇,空前绝后了。
上山坡,七拐八绕,到达山顶。小庙后,棘梁山石刻横空出世。
有惊喜。没想到同在东平,棘梁山石刻如此便于观看与拍摄。看来,对国保的保护与开发,真的是因人而异。
白佛山,真的要好好向棘梁山学习。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6°0'32”,东经116°7'18”。
寻访时间:2020年9月18日。
个人印象分: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