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介休源神庙源神庙国保山西介休 |
分类: 国保速写 |


介休源神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0907-3-205,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清。地址: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
介休源神庙位于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东南狐歧山麓,因源泉而建,故名。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北宋、元两次重建,明、清屡有重修,1989年亦进行过维修。庙宇坐东南朝西北,二进院落布局,
介休源神庙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山门、戏台和正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二进院西南建有跨院,院内东南为娘娘殿,多为清代建筑。牌楼二柱单楼式,五踩双昂斗栱,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戏台与钟楼、鼓楼连构,下部为砖券窑洞三孔,台身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琉璃瓦顶,三踩单昂斗栱。正殿建在石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出廊,三踩单昂斗栱。庙内存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7年)《源神碑记》等碑 22通,经幢 1座,碣5方。庙前另有两大泉池,池壁高大,便于蓄水,为山西水利史上一大杰作。
介休源神庙建筑格局较为完整,并保存有北宋以来的维修碑,具有较重要的建筑史学研究价值,《源神碑记》碑文为研究古代水利、陶瓷生产水平提供了史料。
介休源神庙依山而建,过牌楼,上台阶,山门紧闭,但一侧边门可通行。进去,山门后,正殿的大门自然也上锁,却是绕不过去了。推开一条门缝,将手机塞进去,勉强拍摄,聊胜于无。
这是此次平遥介休之行遇到的第三个闭门羹。
介休源神庙近旁,就是洪山窑址所在。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7°1'55”,东经112°1'46”。
寻访时间:2020年10月21日。
评定星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