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卢作孚惠宇楼国保重庆北碚 |
分类: 国保速写 |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1035/Ⅴ-162,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民国。地址:重庆市北碚区。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位于重庆北碚区文星湾42号。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中国第一家民办科学院。1930年秋,由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卢作孚创办。1934年迁至文星湾。旧址包括四幢建筑,其中惠宇楼、卢作孚旧居、地质楼,是现保存完好的近现代建筑群。
惠宇楼为中国西部科学院主楼,建于1934年,因捐建人杨森字子惠,故取名“惠宇”。建筑为小青瓦歇山顶,砖木结构,共分三层,一楼一底加阁楼,建筑造型美观,中西合璧。
地质楼建于1938年,后更名为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办公楼,为砖木结构,一楼一底。
卢作孚旧居建于1944年,为一楼一底,原为中国西部科学院院长卢作孚办公及生活用房。1986年按原样重建,局部由砖木结构改为砖混结构。
地磁测点于1945年由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测定(东经106°25'46” ,北纬29°50'07”),为我国第一个测定的地磁点,立碑一座。
北碚,这是第二次来了。上一回,找到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却遭遇闭馆维修,瞎折腾一通。
冒雨进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雨不算大,也烦人。
找到惠宇楼很容易。建筑内部已经布置成展厅,能够了解当初的情形,但与原貌肯定是大不一样了。
卢作孚旧居在惠宇楼下方,尽管重建,也象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了。然后,费了点力气找到地质楼,那是因为缺失路标,在山坡上走了点冤枉路。
1930年代,卢作孚在北碚进行的规划与建设,高瞻远瞩却扎根现实,以现在的眼光来说,就是一个小特区的设计。如果没有七七事变,没有抗战的全面爆发,北碚或许就是一个提前了几十年的乡村城镇化样板。
只是历史永远不能假设。
可惜了。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50'5”,东经106°25'58”。
寻访时间:2019年6月12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