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兴塔

标签:
重兴塔宋塔国保山东邹城 |
分类: 国保速写 |
重兴塔,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7-1137-3-435,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宋。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重兴塔位于邹城平阳西路古塔居民小区内。
重兴塔前原有佛寺一座,原名法兴寺,元时重修,改名重兴寺。现已不存。
重兴塔为九层十檐八角形楼阁式砖砌建筑,分为基座、塔身和刹顶三部分,高27.4米。基座正北辟门,东、南、西三面置方形龛室,北门内有南北斜向砖阶,沿旋转阶梯可逐级登至塔顶,塔身分九层,各层均由斗拱、墙体、檐部斗拱及瓦顶组成。每层檐下为仿木构砖雕斗拱及椽飞,二层为重檐,三至九层为单檐。每层转角部分有砖雕半圆倚柱。四个正面明间设门券,一至三层为圆门券,四至九层为尖门券。一、二、四层四个斜面设有盲窗。塔表面均匀排列许多方孔,此种现象在宋辽古塔较为常见,应为修建塔时设脚手架所为。从塔的整个外轮看,层层紧缩。塔身全部用条砖砌筑,外壁厚实,内外壁于各层地面呈一体连接,结构合理,稳定性强。塔顶于塔心室穹顶之上砌八角形基座,基座为须弥座,上覆仰莲,莲上置一铜质葫芦瓶式宝刹。
1996年,邹城文物局对重兴塔进行全面整修,重新调装了宝顶,并对地宫进行了清理发掘。地宫分甬道、宫门和宫室三部分,早年曾遭盗扰,清理中仅发现少量瓷器和陶器残片、部分建筑构件及钱币,出土钱币为北宋“嘉祐通宝”。此发现填补了重兴塔修造年代的历史缺环,证明重兴塔的年代为北宋中期。
重兴塔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少的北宋时期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之一,是研究宋元时期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塔体采用发券的建筑方法,使塔心和外墙连成一体,提高了砖塔的坚实度和整体性,是古代砖结构建筑技术的一大进步,显示了北宋时期在建筑材料、技术和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重兴塔在邹城城区中心位置。沿着一条不宽的街道走着,半道上就在建筑的缝隙中见到了重兴塔的形象。小区有一道很容易被忽略的小门,里面是一处杂乱无章的停车场,停车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重兴塔。
阴雨中,重兴塔少了些光彩,多了些凝重。
修整过的重兴塔,地宫自然是看不到进不去的。登塔,同样也是奢望。好歹大致都这样,也无所谓。
倒是重兴塔的国保碑,小模小样地嵌入塔体,怎么看都别扭。
再者,这周边的环境,实在是太糟糕了。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5°23'58”,东经116°58'0”。
寻访时间:2019年12月25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