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鲁王墓九龙山汉墓鲁王国保山东曲阜 |
分类: 国保速写 |


汉鲁王墓,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类,编号170/Ⅱ-26,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西汉。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邹城市。
汉鲁王墓分布于曲阜九龙山、邹城云山、四基山等处。
据文献记载,西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封皇子刘余为鲁王,治鲁县(今曲阜),历五世,传六王。
位于曲阜九龙山南坡的汉鲁王墓,共有五座大型崖墓。于1970年发现,同年对西面的四座墓进行了发掘。崖墓东西并列,依山凿洞。四座崖墓的墓室形制基本相同,其中三号墓规模最大,全长72.1米,最宽处24.3米,最高处18.4米,分为墓道、东西车马室、墓门、甬道、东西耳室、前室、东西侧室、后室等。在其墓底设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墓道北端近墓门处置有东西车马室,除放置车马具外,还随葬有陶器、铜弩机、铜箭镞等。其墓门用十九块长方形巨石堵塞,其中一块堵塞石上刻有“王陵墓石广四尺”。耳室储存有粮食、食物及鱼肉等。前室是宽大的厅堂,放置有石磐、陶埙、钱币等。东西两面有四间侧室,放置有玉、石饰品、钱币、漆器及陶器等。后室为椁室,原建有木屋模型,因早年被盗,仅存有少量银缕玉衣残片和玉璧、玉佩、铜印章、铜镜等。据此推断,此墓的墓主人可能是第三代鲁王刘庆忌。其他三座墓早年被盗,但墓门两侧的东西车马室均保存完好,都随葬驷马安车。四座墓葬共残存随葬各类器物达一千九百余件。
在邹城市大东镇官厅村北云山之阳,半山腰东西并列三座大型崖墓。另在孟林东侧四基山之阳,半山腰东西并列两座大型崖墓。墓葬形制、规模、开凿方法均与九龙山汉墓相同,地望相近,也属汉鲁王墓。
好些年前,在淄博寻找田齐王陵,费时费力硬是没找到。在济南寻访汉济北王墓,硬是找了两回才弄明白。然后是明德王墓地,也是一通折腾。现在情况大为改变,有了斯飞坐标,绝大部分的国保早已无处遁形。因此,行前就对寻访汉鲁王墓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
出曲阜,南行,至曲阜与邹城交界地带。的哥认路,结果连斯飞坐标也没用上,直接就到了九龙山前。远远望去,半山腰就是了。
国保碑在山坡前,山道前设门,没上锁,沿台阶笔直向上,尽头就是汉鲁王墓。四座墓室一字排开,居中两座却是被封闭的,包括三号墓。隔着铁网,张望一下。两侧一头一尾,开放着,能进到墓室中,空空荡荡。
汉代诸侯王墓,格局大致一样,最典型的如徐州汉楚王墓,永城汉梁王墓,还有那最著名的满城中山靖王墓。
后来,在邹城孟林见到另一块汉鲁王墓国保碑,看景区示意图,孟林东北侧有汉鲁王墓的标记,但找了一下,没有收获。或许是没找到位置,加上时间不宽裕,又在雨中,就放弃了。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5°35'32”,东经116°59'4”。
寻访时间:2019年12月22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