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思寺梅氏宗祠国保浙江景宁 |
分类: 国保速写 |


时思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310/Ⅲ-116,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元至清。地址: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
时思寺坐落于景宁大漈乡西二村南端白象山脚下。是一座释道合一的庙宇。时思寺创建于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明末清初续建,是一处具有元、明、清各时代特征的古建筑群。
时思寺平面近长方形,由山门、钟楼、大殿、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等建筑组成。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重檐九脊顶,二十四柱内外两周,外围为下檐柱,呈方形,内围是上檐柱和内柱,柱圆略方,柱头卷杀明显,呈棱状,部分柱脚置覆莲瓣础。重檐四周均施二朵,转角背皆斗拱,均为三抄双下昂铺作,里转七铺作用四抄,内槽转角斗拱第三抄改用一通长二抄的直拱来承托厢拱,做法特殊。斗拱结构较简洁。殿内全部用斗拱平棊做法,平棊以上为草架,大殿柱网层,斗拱层和屋盖层功能明确,翼角微翘,外观朴素。
山门为牌楼式,分南北两座,二山门之东侧以照壁相连封闭,墙外为通往村中的小道,墙内为入寺小径。北山门做工较讲究,平面柱呈工字排列,明间用二柱,下部抱以木抱鼓,上部以五层斗拱作双向承挑出檐,门上悬“时思寺”匾额。
马仙宫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并周围廊,单檐歇山顶,外檐以撑拱(牛脚)承托,前廊施轩顶,内槽皆用斗拱平棊做法,其构造技法、风格与时思寺大殿有师承之处。梁柱上通施彩画,绘云龙、花鸟等题材。
三清殿建于晚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梁枋间施一斗三升,柱头置十字拱。梅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年间,总体布局为三进,自东而西依次为祠门、前厅、序伦堂、报本堂。三进之间均设天井。报本堂前为一座石砌祭坛,左右设有轩房。三进屋面均为单檐歇山顶。报本堂明、次二间屋面生起约一桁经,使屋面略有起伏。各进外檐以撑拱承托出檐,内槽梁枋间施一斗三升、一斗六升、十字拱等。其中报本堂前槽采用减柱法,即以一根粗大的阑额横跨明、次、梢五间,使室内空间更为开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时思寺藏于深山中。
从景宁县城往时思寺,走了数十公里的山路。路况虽可,却着实不近。
但时思寺周边,很是热闹,俨然景区配套工程。时逢国庆长假,旅客众多。来了就有点后悔,这地方,这寺院,实在不该选这时候寻访。
曲径通幽,在时思寺也是这般,七转八绕,来到大殿前。元代木构,却少见粗犷,与北方同时代建筑大不同。想必那时的时尚传播速度慢得很,一时半会儿进不了大山深处。
近旁的几处建筑,也好看。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7°48'33”,东经119°35'18”。
寻访时间:2019年10月4日。
评定星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