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山摩崖
标签:
圣经山摩崖圣经山国保山东文登 |
分类: 国保速写 |


圣经山摩崖,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类,编号834/Ⅳ-24,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金至元。地址:山东省文登市。
圣经山摩崖位于文登葛家镇西于村北圣经山上。
圣经山是道教全真教传经布道的圣地。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率众弟子到此传法。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马丹阳修葺宫观,其弟子李道元又凿窟造像,复修殿堂。
圣经山巅有两块巨石屹立,东侧摩崖为天然巨石,长15.6米,高6米,状似新月,俗称月牙石。石之阳随其自然石面阴刻着《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连同附记共六千余字。西侧石长5米、高3米,其阳面阴刻“圣经山”三字,据考为金元时期道家所为。圣经山《道德经》月牙石刻的字数,是泰山众多石刻中两处最大的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和大观峰《记泰山铭》字数总和的两倍多。
以石刻为中心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遗留着其它道教遗迹,圣经山有“洞天福地”刻石、混元殿、朝阳洞、众仙坟。石刻南300米处混元殿内陈石像八尊。殿左右有“天地水府三字之殿”和“玉太上宫三清之阁”;殿南150米处,为全真教李道元在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开凿的朝阳洞,内陈元代石像三尊。沿朝阳洞向南下行2公里为紫金峰,峰前阳半坡下依次有东华洞、白玉台、玉皇阁、东华宫、石阙等遗迹。东华洞是李道元于元大德六年开凿,内有元代玄门五祖、七真石像。
圣经山摩崖石刻规模之宏伟,刻工之精细,刻字之多,尤其是单石刻字之多,举世罕见,对研究全真教发展史及金元时期的文化艺术史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这几年,有几次到达威海机场或出发,看看地图,机场附近有圣经山摩崖,路程看起来不太远,就是不顺路,每次都望而却步。这一次,终于下了决心。从蓬莱搭乘高铁到威海,在威海专程到圣经山。
圣经山已经辟为套路景区,圈了很大一个范围,门票虽说不算太贵,却距离圣经山摩崖所在之处有很长一段路。为了节省时间,就购买了景区车票。开车的师傅倒也客气,到达山脚下时特意关照,下山后在这个地点打电话给他他会过来。
下车处,有一片空地,应是停车场的用处。有圣经山摩崖的国保碑。
然后上山,有一段陡坡,极耗体力。此处建有索道,看似已废弃。继续往前,约十分钟后,看到了圣经山摩崖以及加盖的建筑。
这丑陋的建筑,全部破坏了巨石的美感与气场。固然能找到不少的理由,但如此简单粗暴的手法,真的无话可说。
道德经早已剥泐漫漶,辨认难度颇大。只是密密麻麻的字迹,足够震撼。
从另一侧山道下山。
没有宽余的时间了,东华洞等处遗迹,只能放弃。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7°11'50”,东经121°47'49”;北纬37°12'40”,东经121°48'15”。
寻访时间:2019年10月31日。
评定星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