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标签:
大佛寺石弥勒像千佛岩造像新昌大佛寺国保浙江新昌 |
分类: 国保速写 |




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类,编号7-1524-4-027,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南北朝。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位于新昌县城西南剡溪南岸石城山与南明山相夹的幽谷中。
石城山一带的佛寺,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期。永和年间(公元345—356年),僧昙光在剡溪之滨的石城山创隐岳寺。南朝齐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僧护建石城寺,并开工凿造佛像,由于工程浩大,护逝世时仍未完工。南齐末年(公元500—502年),僧淑继建佛像,受困于战乱频繁,资金匮乏,亦未能完工。梁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梁武帝敕定林寺僧祐来寺继袭护、淑之遗业。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终于完工,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刘勰在《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记》中称其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命世之壮观,旷代之鸿作”。
大佛寺石弥勒像所在的洞窟平面略呈椭圆形,高约17.1米,窟前沿条石砌筑拱券,俗称无量桥,外侧建五层弥勒殿。弥勒像高14米余,由依山雕凿的石佛内胎和敷泥贴金的外层构成,佛中有佛,内瘦外腴,佛像结跏趺坐,螺发肉髻,上额宽广,眉眼细长,方颐薄唇,容相丰满,双手呈禅定印,着袈裟而袒胸,造型庄严,体态匀称,衣纹流畅飘逸,风格写实。身后背光分头光和身光上下两垂。头部后脑连石壁,头颈后面通两肩有洞,可容人侧身而过。一千五百年来,石弥勒像虽几经维修,但总体形象仍保持南朝风格。
千佛岩石窟造像雕凿年代略早于石弥勒像。东晋永和初年,僧昙光创建隐岳寺不久,僧人于法兰也来到石城山,在附近创建元化寺。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元化寺开石窟造千佛,改名“千佛院”。历史上千佛院几经兴废,而石窟千佛造像却得以保存至今。造像由大小两窟组成,大窟壁面正中凿释迦坐像,右侧列千佛像六区,左侧列千佛造像四区,每区纵排十小龛,横列十一小龛,每区正中约占九小龛的位置雕一大龛,大龛坐佛两侧,各雕一胁侍。十区共1020龛,1040尊像,表示大千世界诸佛。千佛区外雕凿有二躯菩萨立像,立于覆莲之上,宝缯垂肩,披帛交叉于胸腹之际。右侧小窟有龛像35尊。千佛造像高不盈尺,造型纤巧优雅,多着通肩衣,作禅定手印,时代风格明显。
说起来,新昌算是半个老家。十七年前回祖籍寻根,顺道去了趟新昌,自然,也去了大佛寺。但记忆中,那时也没觉得大佛寺石弥勒佛如何。
国七公布,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在列。从那时起纠结了六年,这大佛寺去呢还是不去?一方面,新昌仅一处国保,也算去过了,有必要专程去么?另一方面,大佛寺门票不便宜。
近来闲着,杭州周边的国保也看得差不多了,下决心去趟新昌。搭乘大巴到新昌,换乘公交到大佛寺。大佛寺门票果然很贵,80元。这已经不是贵了,而是黑。更气人的是刷了支付宝后,售票员居然说绍兴地区身份证可以免费。说者无意,闻者觉得这算是对祖籍绍兴的我等莫大的揶揄。
类似被过度开发的景区大致一个套路,从入口到核心景区有一段漫长的步行道,当然配以要价不菲的电瓶车。然后一路新弄的景观,塑像摩崖等等。然后,至景区深处,才是大佛寺所在。
进到大佛寺弥勒殿,刚对石弥勒像拍摄了一幅图片,就过来一和尚,严厉呵斥不准拍照。然后,这和尚就进入严防死守程式。这石弥勒像,也就不花心思拍摄了,免得生气。
从石弥勒像到千佛岩造像,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路。但千佛岩造像的客流量要少得多,有点冷清。石窟内也有值守的僧人,却对拍摄视若无睹。只是这里的造像,比较于文字介绍,看起来要逊色一些。
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的国保碑,分设两处,连名称也分开写,一为“石弥勒像”,一为“千佛岩造像”,从表面上看,如同两处国保。
石弥勒像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29'52”,东经120°53'38”。
千佛岩造像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9°29'49”,东经120°53'29”。
初次到达时间:2002年2月16日。
寻访时间:2019年10月9日。
评定星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