匼河遗址

标签:
国保山西芮城 |
分类: 国保速写 |


匼河遗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7-0036-1-036,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旧石器时代。地址: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匼河遗址位于芮城风陵渡匼河村一带,北至永济市独头村北涧,南至芮城县涧口南沟,长达13.5千米,由17个地点组成,形成一个遗址群。地质时代为距今约6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
1936年,考古学家杨钟健见到一批据说从匼河挖出来的动物化石,根据观测和研究,提出该地区有与北京周口店时代一致的化石群。
1957年,匼河遗址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配合三门峡水库建设过程中发现。
1960年至1980年,先后五次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肿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对丽蚌、德氏水牛、二门马、野猪、师氏剑齿象、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三趾马、野牛等。石器共出土了138件,以大石片制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其原料除极少数为脉石英外,绝大部分为石英岩制成,主要以锤击法和碰砧法打下石片加工而成,由于技术的不熟练,制作粗糙。
匼河石器的组合有其特点,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性质,和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其他地点的资料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匿河遗址所反映的文化袖称为“匼河文化”。它上与西侯度文化,下与丁村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匼河文化是承继西侯渡文化发展而来的。但西侯渡文化仅有西侯渡一个孤立的遗址,而匼河文化的遗址则存在范围较广。
匼河遗址是这天在芮城寻访的最后一处国保,又是一处遗址。时间已经下午五时多了,一路祈求斯飞坐标表现正常,毕竟在前面两处遗址连续失误,虽然不至于动摇对其的信任与依赖,毕竟有点尴尬,尤其是一直对使用高德地图的的哥炫耀斯飞坐标的威力。
担心的事情终究是会出现的。果然,斯飞坐标指引的目的地没有匼河遗址的国保碑。于是,往前开了三公里多,一头扎进匼河村。村民指点,出村口,往左拐一百米就能见到国保碑了。
匼河遗址的国七碑,就在这个位置,具体一点,在G521公路86公里处。国七碑高高地立于土坡之上,面北,即朝公路方向。碑前不足一米,即为断崖。这给拍摄国保碑的正面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匼河遗址国保碑所在的土坡,南面是铁路,背面是省道,更没有什么可拍的,连一往无际的玉米地都拍不到。
毕竟是遗址,哪怕长达十几公里,找到国保碑就算完成寻访。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4°40'41”,东经110°16'47”。
寻访时间:2019年7月31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