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济宫碑

(2019-07-29 00:04:05)
标签:

灵济宫碑

灵济宫

御碑亭

国保

福建闽侯

分类: 国保速写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类,编号828/-182006525国务院公布。时代:明。地址:福建省闽侯县。

灵济宫碑即“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位于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金鳌峰麓灵济宫内。

灵济宫相传始建于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奉祀南唐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灵济宫碑相传为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郑和从南京运来。《徐仙真录》有相关记载。碑石灰岩质,圆首,两边浮雕双螭,通高6.2米,宽2.1米;龟趺高1.9米,长4米,宽2.6米。篆额阳刻“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碑文系明宰相解缙所书,楷书直下,详细记述了重建灵济宫及敕封二徐真君的缘由。龟首因人为刮挖等侵蚀,风化严重。

御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五年,为十六柱重檐攒尖顶木构方亭。亭高9.8米,基座边长8.89米,覆莲石柱础,梁架间施斗栱,亭顶面铺望板,角脊置吻兽。现存木构架仍为明代原构,其梁架结构的搭建做法、用材规格、建筑造型,虽有一些改进,但总体还是延续保持了唐宋建筑的风格,是古代建筑承上启下的宝贵实物资料。

到达闽侯青口镇,沿拥挤杂乱的青长路拐进中心街,行至百米后再拐入刘家巷,然后转入宫下,如此拐弯抹角一番,灵济宫赫然在目。

进门,灵济宫碑在右侧,蜗居于碑亭下,而颇有来历的御碑亭,也很局促地偏安于角落里。这情景,真的很憋屈。

按说明永乐年间的御碑,也不能算太稀罕,能进国六,或许与解缙有关。而同为永乐年的木构建筑,在南方确也少见了。

灵济宫碑的国保碑不甚规范。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5°53'38,东经119°23'12

寻访时间:2019328日。

评定星级:★★。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灵济宫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永安寺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