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窑址

标签:
玉堂窑址玉堂窑窑址国保四川都江堰 |
分类: 国保速写 |


玉堂窑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7-0408-1-408,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唐、北宋。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玉堂窑址位于都江堰市玉堂镇凤鸣村、岐山村以及中兴镇横山村。
玉堂窑址是一处唐至北宋时期的瓷窑群遗址。窑址现存18座窑包,窑高10余米,窑底直径上百米,犹如一座小山丘。窑堆及周围的地面上散布着大量的窑炉灰、窑具、瓷片及陶瓷器皿。1977年和1983年曾两次试掘其中三座窑包,清理出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及玩具等陶瓷器皿上千件,仅青花瓷系列就有碗、盆、盘、碟、杯、壶、瓶、盒、盏、钵、灯、炉及纺轮、圆球、管饰、双耳罐、四分罐、提梁壶、座虎枕等22个种类。窑炉结构和器皿着色也很有创新和独到之处。炉内采用垫柱支撑、垫板承托、支钉间隔的双重敞烧法。窑形为斜坡式龙窑,由火堂、前后窑室和隔墙及烟道组成。窑场以散烧为主,装饰方法多为印花、划花和釉下彩。胎质以褐灰色为主,白土施表,釉为石灰釉。着色剂以铁青色调为主,依含铁量多少、火候不同而呈现出青、黄、黑、绿褐、本黄、茶黄等各式颜色。
玉堂窑,为四川邛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胎质与釉色和邛窑十分相似。
玉堂窑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保护之好,为国内外其他古瓷窑址少见。对研究四川陶瓷业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及川外地区当时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发展情况和汉、羌、藏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迁徙与演变等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寻访遗址是所有国保中难度最大的。即使依靠斯飞坐标,玉堂窑址的目标锁定仍有偏差。导航结束在村庄中心,环顾四周,似乎并无窑址出现。询问村民,然后穿村而过,在村外的一片竹林处,先是见到了已被严重遮挡的省保碑,再走几步,在空旷处,国保碑出现了。
周边并无窑址的标记,那些隆起的土堆,或许就是一座座窑址。
无意深究,草草了事。因为头顶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就要来了。果然,大约半小时后,刚进入都江堰高铁站,大雨倾盆而至。
也因为这场暴雨,被迫放弃对青城山古建筑群的寻访。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30°56'46”,东经103°35'31”。
寻访时间:2019年5月15日。
评定星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