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三陵

(2019-07-15 00:00:51)
标签:

十三陵

明十三陵

世界遗产

国保

北京

分类: 国保速写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类,编号178/17196134国务院公布。时代:明。地址:北京市昌平县。

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共埋葬着明代古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从葬宫女等。

明成祖朱棣自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开始在昌平建陵,历经二百三十余年,先后建立了十三座皇帝陵墓,因此统称为十三陵。明十三陵按年代顺序依次为长陵(成祖朱棣)、献陵(仁宗朱高炽)、景陵(宣宗朱瞻基)、裕陵(英宗朱祁镇)、茂陵(宪宗朱见深)、泰陵(孝宗朱樘)、康陵(武宗朱厚照)、永陵(世宗朱厚熜)、昭陵(穆宗朱载垕)、定陵(神宗朱翊钧)、庆陵(光宗朱常洛)、德陵(熹宗朱由校)、思陵(崇祯帝朱由检)。康、昭、定三陵,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进京时曾遭受破坏。至清中期,明十三陵许多建筑均残坏严重。清廷于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对明十三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葺。修缮中,部分建筑的形制规模有所改变,但总体布局和主要建筑至今仍保持明代原有风貌。

长陵是明十三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陵墓,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陵寝建筑。其余各陵布局及单体建筑的组成与长陵相比较,既有相似之处,以有所区别。永陵规制仿照长陵,陵园外还加筑一周罗城,明楼斗拱额枋全部用石材雕砌彩饰,现祾恩门及殿虽已倒塌,但陵墓尚完整。其余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昭陵、庆陵、德陵规模均比较小。宝城前院落仅有两进,祾寄居门三间,祾恩殿为五间,左右配殿各五间。思陵地宫为皇贵妃墓,规模最小,初建时,不仅没有宝城、明楼等设置,亭殿也仅为三间。

十三陵,国保必到之地。这些年却一直纠结着,来还是不来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到了十三陵后怎么办,用什么交通工具?看几个陵。纠结的结果是到十三陵后全程步行,能看几个算几个。

于是,在一个看似充满阴霾的上午,到了十三陵。

石牌坊,大红门 神功圣德碑,神道柱,石象生,棂星门。一步一步,走进十三陵。

石牌坊,十三陵陵区的起点,距离大红门还是有点远的。

大红门,形式上已经成了十三陵第一处地标,国保碑的总碑和世界遗产的标志都设于此。

然后,就是神道,十三陵的精彩之处。

走过大红门,进入十三陵景区检票口。十三陵景区,神道、长陵、定陵及昭陵,需验票进入。

这一段神道,图片看得太多了,一点也不陌生。在现场,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其震撼程度,却远不及明孝陵。明清皇家陵寝,四处国一,神道之巍峨,首推明孝陵。

神道长达七公里,但现实中,走过石象生,出了棂星门,神道就中止了,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条柏油公路。很不甘心,沿着这条公路步行约一小时,确认全程没有了神道的任何踪影。不管怎么说,清东陵,清西陵,神道基本完整。还真的不能差一个朝代,

然后,那天的到达的各陵依次为定陵、昭陵、献陵、庆陵、长陵、景陵。

其中,长陵、定陵开放,昭陵原本开放此次却在维修中闭门谢客,献陵、庆陵、景陵则封闭中,不开放。

先至定陵。

十三陵的门票是包含昭陵的。但有告知在先,说昭陵因维修不开放。昭陵就在定陵近旁,顺道就过去了。至检票口,被值守的管理员拦下,只能遥望拍摄远景,连国保碑都在百米之外。后来比较,还不如荒废的献陵和庆陵,能走得更近些,国保碑更是近在咫尺。

从昭陵行至献陵。献陵的石碑似在修葺中,但陵园封闭,只能就近遥望。

再从献陵至庆陵。庆陵的破败程度看似超过献陵,陵园前以铁栅栏作隔断,但视线所及,断垣残壁,满目疮痍。

从庆陵到长陵。

从长陵出来,时间尚有宽余,于是往东寻找景陵。按百度地图导航,误入歧途,靠近的只是景陵的陵墙。退回,在路口拐入长陵村,从村中往景陵方向靠拢。很快,在大片荒地后看到景陵。只是这片荒地也用铁栅栏围着,只能远远地看见国保碑。

总体感觉,十三陵的保护情况很不理想。不仅仅是那消失的神道,主要还是多数陵寝的破败程度超出想象,庆陵、景陵周边,甚至垃圾遍地。好歹也是一座帝陵,搁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得当宝贝供着。偏巧在帝都,在十三陵,漫不经心已是常态。可惜了。

十三陵国保碑经纬度:北纬40°14'56,东经116°12'53

献陵国保碑经纬度:北纬40°18'15,东经116°14'13

庆陵国保碑经纬度:北纬40°18'20,东经116°13'58

景陵国保碑经纬度:北纬40°17'50,东经116°14'58

寻访时间:201938日。

评定星级: ★★★★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十三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溪之四十二
后一篇:十三陵:神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