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古建筑(2.0版)(下)

标签:
泉州港古建筑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国保泉州 |
分类: 国保速写 |


泉州港古建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编号580/Ⅲ-283,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宋至元。地址: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泉州港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盛于宋元时期,沿用至明、清以后,至今仍保留大量遗构。
泉州港古建筑的组成为:真武庙,万寿塔(姑嫂塔),六胜塔,江口码头(文心码头和美山码头),石湖码头。
泉州港古建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反映我国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史迹。
江口码头由文心码头、美山码头组成,位于泉州丰泽区法石社区。南宋始建,历宋、元、明、清四朝,一直是古泉州海外贸易的重要码头。其中,文兴码头呈南北走向,从江岸自上而下延伸至江面。码头岸边立有一座宋代宝箧印经塔颇具特色。美山码头,系由临江筑就的石构墩台以及与墩台东西两侧各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构斜坡式向南延伸到江中的码头道组成。
文心码头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4°52'41”,东经118°37'10”。
美山码头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4°52'35”,东经118°37'53”。
石湖码头又称林銮渡,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系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航海家林銮建,历经重修。北宋元祐年间,侍禁傅璡在渡头沿海岸增建石构平梁式的通济桥,与海边依巨石凿就的斜坡式码头相连接,构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顺岸码头。明崇祯年间重修,现存重修残碑一通。宋元以来,这里一直是泉州港水运、水转运和水陆转运的重要码头。码(渡)头呈曲尺状,南北走向,末端向东,全长113.5米,主体长约70米,条石砌筑。附近保留有奉祀海神青山王的庙宇,明张瑞图题写的“再借亭”碑,北宋熙宁初以条石砌筑的石湖寨址。
石湖码头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4°48'33”,东经118°42'36”。
寻访时间:2012年9月9日,2013年10月25日。
重访时间:2018年11月3日。
评定星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