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永定陵

标签:
宋陵永定陵北宋皇陵国保河南巩义 |
分类: 国保速写 |

宋陵,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类,编号58/3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帝陵。位于巩义市境内,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300余座,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现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北宋皇陵的诸帝陵园建制统一,平面布局相同,皆坐北朝南,分别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4部分组成,围绕陵园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宫等,苍松翠柏,肃穆幽静。宋陵包括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真宗赵恒的永定陵、仁宗赵祯的永昭陵、英宗赵曙的永厚陵、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哲宗赵煦的永泰陵。宋代靖康建炎年间遭金兵破坏,元代时地面建筑全部被毁。
巩县芝田村,是宋永安县城所在地。村东北六里有卧龙岗。紧靠郑洛公路北侧,有一片陵区,在绿树掩映之中可见高耸的陵冢,此乃北宋第三位皇帝真宗赵恒陵寝所在:永定陵。
赵恒,宋太宗赵炅(赵匡义)第三子。30岁继父位,55岁病死,葬永安陵。在位26年(公元977—1022年)。公元1004年,北方强大的辽朝出大兵攻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竭力支持下,“御驾亲征”,至宋辽两军对阵的最前线澶州(今濮阳市),宋军将士远远望见皇帝的黄罗伞盖在城头上飘扬时,“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从此辽军锐气被挫,最后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化干戈为玉帛,取得了宋辽之间的几十年的安定。澶渊之盟是北宋历史上的著名事件。除此以外,似乎不记得宋真宗的光辉业绩了。
永定陵地面上的建筑已毁无存,不过陵前的石刻马、羊、狮、虎等保存尚完好。在北宋诸陵中是保存得最好的一组,造型硕大,雕刻精细,纹饰流畅、表情逼真,是宋代石刻艺术的上乘之作。
2008年4月,第一次到巩义,到了永定陵,拍摄了一组图片。然后,2011年12月,第二次到巩义,去了永昭陵。当时以为,会有很多机会再来巩义,能将余下的诸陵一一看了,包括重访永定陵。不料这之后七年过去了,竟然离巩义离河南起来越远。原来还想着补拍永定陵的国保碑,现在也顾不上了。
这组图片,记录的是2008年的永定陵。
寻访时间:2008年4月23日。
评定星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