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标签: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湖南大学柳士英国保长沙 |
分类: 国保速写 |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编号7-1833-5-226,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1920—1950年代。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位于长沙市麓山南路2号湖南大学内,与岳麓书院相邻。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政府下达书院改学堂诏令,是为中国教育之近代转型。1903年,岳麓书院应诏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相继设为湖南高等师范、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自1920年代后,湖南大学校园的设计、改造、保护工作,始终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为土木系建筑组)为主导。1929年,刘敦桢在湖南大学土木系创立建筑组,是为湖南大学建筑学科的开端。随后刘敦桢去北京中国营造学社担任文献部主任,邀请柳士英来湖南。1934年柳士英到湖南大学,从事教育和设计工作直至1973年逝世,不仅制定了这一时期湖南大学的校园规划,也留下了大量经典的校园建筑作品。
2013年,湖南大学包括二院、科学馆、工程馆、大礼堂、老图书馆、胜利斋、一舍、七舍及九舍在内的九座近现代建筑,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湖南大学大礼堂始建于1951年,1953年竣工,柳士英设计。建筑造型融汇中西建筑手法,整体效果庄重典雅,体现出设计者的独特个性和创新精神。建筑结构采用较为廉价的大跨度木屋架和钢筋混凝土承重体系,主体三层,重檐筒瓦屋顶。外墙以普通水泥渗和颜料、石灰、碎玻璃等粉刷,经济耐用却有庄重的色彩效果。二院现为物理系实验楼,建于1925年,刘敦桢设计。科技馆1937年建成,抗战中遭日军飞机轰炸,部分受损,1948年增建一层。1945年9月15日,湖南抗战受降仪式在此举行。现为湖南大学办公楼。
2013年3月首访岳麓书院,先是进入了湖南大学校区,然后才到了岳麓书院。尽管在传承上看,岳麓书院算是湖南大学的前生,但毕竟还是两码事,也就不曾多留意,至多也就是个路过。
国七公布后,岳麓书院周边有好几处入列,包括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于是在后面逮到空闲,就去看看。
效果不是太好。不是游客太多,就是天气阴沉。感觉到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的那几幢房子,就漂亮程度,以及周边的环境,与进入国五国六的那些大学建筑,还是有些距离的。
未见国保碑。
寻访时间:2015年5月26日,2017年4月16日。
评定星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