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了泉州

标签:
泉州申遗古泉州史迹尴尬 |
分类: 散乱的印象 |

2018年,泉州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铩羽而归。尽管是相当客气的“发还待议”,终究还是落空了。
意外吗?
去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入遗后,兄弟写过一篇《当鼓浪屿屏蔽了泉州》,议论了一番,主要的意思是深深地为与鼓浪屿近在咫尺的一座伟大的历史名城感到悲哀。这座城市,就是泉州。
当时有博友说:不用急,明年就是泉州了。……
不幸的是,2018年的世遗清单上没有泉州了。也不知哪年才会有。
是泉州分量不够么?显然不是的。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泉州有资格,有故事,有实物,有影响。
应该是在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泉州申遗的项目名称是“古泉州(刺桐)史迹”。无疑,这是一个莫名其妙含糊不清云里雾里的概念。这个题目,比小学生作文《难忘的一天》还要糟糕。以此类推,古潮州史迹,古广州史迹,古扬州史迹,古荆州史迹,古徐州史迹,古青州史迹,古柳州史迹,古杭州史迹,古苏州史迹,古徽州史迹,……,天下何止三十六州,一定没完没了。
泉州申遗,讲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故事背景选得不伦不类。即便海丝,绝非泉州一地专有,凭什么独享?丝绸之路入遗,不但跨省,还跨国。所以,也没用对心思。
泉州申遗,据说放进了十六个遗产点。以国保标准而论,囊括以下国保:泉州港古建筑(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真武庙),九日山摩崖石刻,泉州天后宫,磁灶窑址,泉州府文庙,老君岩造像,开元寺,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石刻,德济门遗址,洛阳桥。看似琳琅满目,实则跨界混搭。在“古泉州(刺桐)史迹”的命题作文中,泉州国保统统打包,看似热闹,实则心乱。
泉州方面,泉州申遗的主导方,看起来真的不太清楚泉州的价值所在,尤其是跻身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上述国保中,清净寺国一,开元寺国二,然后泉州天后宫、老君岩造像、伊斯兰教圣墓、草庵石刻、泉州府文庙、真武庙,国三国四国五国六,单个看,出类拔萃也是少数。但集合在一起,是不是很牛?泉州,现在的泉州,国保或非国保,保存下来的宗教遗迹种类之丰富之齐全,全国范围内无出其右。以此为切入点,复述千年泉州之辉煌,文章是不是要好做些?
现在可好,那些多的国保,宛如一堆上好的食材,明明是佛跳墙的配料,却被蹩脚的厨子乱炖成了大杂烩,菜名还取坏了,能听到喝彩声么?
菜做坏了,厨子难辞其咎。只是可惜了那些上好的食材。
2018年泉州申遗,结果尴尬。尴尬的是泉州,也肯定不仅仅是泉州。
为泉州尴尬。
为泉州惋惜。
